1 頁 (共 1 頁)

騎單車的男孩

發表於 : 2013-05-18, 22:06
flyying
看著影片中的男孩,在失落與尋找之間不斷跌跌撞撞。
當父親將那一疊少年偷來的紙鈔狠狠的丟出牆外,
在「貝多芬的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慢板配樂中,男孩毅然決然在風中飆速,
鏡頭長時間的跟拍,清楚聽見腳踏車鏈條轉動與男孩用力的喘息聲,
是那麼迫不及待,快奔「回轉」到那個完全接納他的寄養家庭。

為什麼是這樣?我等候劇情來個完美的「轉」,
期待父親全然頓悟,因著愛,接男孩回家一同居住.......
為什麼導演不這樣安排?親情的修復與和好才是完美的結局呀!

這幾年,我不斷為著我和我妹妹“心靈真正的和好”向 主禱告,
但是我的心,依然同那一疊男孩偷來的紙鈔,被狠狠的丟出牆外,落地、破碎。
我內心吶喊著:「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 主這樣安排?
和好不是 神所喜悅的嗎?我真的不懂!」

一段傳道書的經文,釋放了我的沮喪,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
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主啊!給我力量,
讓我不再拘泥自己期望的完美劇情,而忽略了不完美中,那個早已存在的恩典。
讓我快奔回轉到 主的身邊,與 主和好。

Re: 騎單車的男孩

發表於 : 2013-05-22, 14:10
韻琳姐
以下是嘉樺部分感想,幫她po上來。完整文章請大家看附加檔。

我對「為成人說故事」聚會形式的觀察:
  參與聚會的成年人,是想得著分享的(知識性、水準程度的享受),因此內容也許會較具體、份量較多,包括提到為何播放哪段影片,且播後再次回顧前面的重點。分享自己看電影中與自己連結的點。

我得到開啟我的key point:
  小男孩緊抱女人時,也許女人感受到男孩的無助。
  男孩問可否她是寄養家庭,奇怪地,女人竟容易就答應男孩。
  男孩一直玩水時,女人制止無用,忍到客人走,才問「告訴我怎回事」,「想見你爸爸嗎」,男孩才承認,因為發現的確車子是被爸爸賣的,不是被偷的。
  女人回應爸爸拋棄之說:「男孩要的是你,不是我。」女人被爸爸告知根本不想看到男孩,卻又得知男孩以為會再連絡。知道這樣的欺騙,女人內心的震、扎、醒,想必是很大很深的。也因此,才會要男孩聽到爸爸說實話。更也因此,才會理解要陪伴極度傷痛的男孩(抓自己的臉、打自己、哭泣)。所以,關懷一個人,是因為看到他的價值,那不在於他自己好不好,而在於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價值。哭之尾聲的此時,響起貝多芬的音樂。
  為何女人都沒什麼明顯的表情變化,但就這樣簡單地對男友說:「你走」;當男孩問說為何留下他,女人只回:「不知道」。
  誰是重要他人?女人選擇男孩。男孩選擇誰?曾選擇那混混。被混混拋棄,再選擇爸爸。被爸爸拋棄,響起貝多芬的音樂。再選擇女人:「我想跟妳住,永遠」。女人一直都很鎮定堅毅,情緒都在裡面,但這是否也因她內心有強的意志與力量,女人有這特質,是否也因此她能這樣幫助到男孩,當然她也在這當中得著付出的喜悅。
  女人給男孩的手機響了,女人在找男孩;男孩就醒來了。
  報社父子的反應,也突顯只在乎自身存在,而非他人存在。
  女人的寬恕接納,都是淡定、自然、簡單,無長篇大論。

Re: 騎單車的男孩

發表於 : 2013-05-24, 12:10
木小筆
看單車男孩,我感到震撼的是,親子關係可以輕易的在彼此信任的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建立起來,
這是一個開明的社會,人的獨立性如此明確清晰,思考和解決問題不必瓜葛牽連。
當親情不能成為理所當然的支持力量,這種獨立思考和明確解決問題的傾向,
以及真正的博愛,那種當然給予的力量,在中國文化裡還要走多遠的路才有可能?

Re: 騎單車的男孩

發表於 : 2013-05-26, 00:10
月童

Re: 騎單車的男孩

發表於 : 2013-05-27, 22:23
flyying
非常認同韻琳姐說的:
『有時候突破,只能在「堅持結案」中發生,放棄半途而廢就是沒辦法找到那個突破』
剛開始參加為成人說故事培訓時,韻琳姐要求先交出導讀內容的初稿與提問,還算好應付.
緊接著上台導讀,實戰過程要克服緊張,
又要自然將我們想傳達的信息隱藏在故事裡,觸動非基督徒朋友的內心....是個挑戰.
而最最困難的就是「堅持結案」,
特別是腦中已經塞滿自己的思維,很難在短時間內又要綜合大家建議,
甚至推翻自己原有的架構,或是那些想都沒想過的深奧提問,是痛苦.
可以先擱下,先放空,先模仿....就是要堅持結案!這真的是一種提升.

Re: 騎單車的男孩

發表於 : 2013-06-05, 18:57
沈雅惠
盈秀,雖然隔了幾個禮拜,仍然很喜歡你介紹的單車少年.當時你問:特曼莎怎麼有那麼大的愛? 這也是我在想的.也許她的 背後 另有故事吧.
看完影片後,常會想到希利被爸爸拒絕,在特曼煞車上哭泣的表情,那不是爹疼娘愛的孩子會有的表情.很受傷的憤怒.

另一場景: 希利在特曼沙家的廚房切塊麵包吃,然後就走出廚房要騎單車玩去.麵包刀子沒收.表達出他在曼特莎家的自在.

最近有则新聞:大陸有一嬰兒被未婚的爸媽衝下馬桶,孩子命大,卡在管子裡兩個小時還活著. 我家念社工的女兒說:可是那孩子以後要花很大的力氣處理被遺棄的感受.但願這孩子也能碰到像特曼莎這麼有 愛 的人.

非常謝謝你的預備與介紹,讓我印想深刻,即使是上學騎的火車影片/失智影片,仍清楚在腦海.好棒 :icon_salu

雅惠

Re: 騎單車的男孩

發表於 : 2013-06-05, 20:04
flyying

Re: 騎單車的男孩

發表於 : 2013-06-16, 14:06
章宗祺

Re: 騎單車的男孩

發表於 : 2013-06-16, 18:56
flyying

Re: 騎單車的男孩

發表於 : 2013-07-10, 11:03
Cheng Ming-shih
對於昨天盈秀姐的分享及不吝藏私,使大家都受用無窮,相信也解了大家一些心中的疑惑,那就是,究竟我是不是也可以成為一位讀書會的帶領者。
給我最大的領受是:究竟我在看電影中、看書中是否還有那種被感動的赤子之心,特別是當我們已經歷經滄桑,看過許多人生百態後,可能人生的經歷會取代那種心中對劇情的感動。盈秀姐說的很好,不要事前看,就上課中單純的看,讓自己先進入故事中,找到那感動你的地方(可能已經被冰封很久了),應該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如果只是為了學一種技巧,那就會被匠氣所束縛,不要說去感動人,可能連自己都會落入無感中。
看單車男孩當然會想到導演到底要表達什麼?棄養及弱勢家庭中的青少年問題,是我看到的兩個主題,主角希利就在這兩的端點中遊走,而解決端就落在珊曼莎身上。在電影中,我很習慣去看導演在劇情發展軸線上沒有立即說明答案的地方,在文學上稱為「空白位置」,這些「空白位置」就有可能是導演或小說作者要我們去留意的地方。因此,希利的騎腳踏車、對人的眼神、珊曼莎對希利的反應(在診所的那一段),對我而言都具有特別的意義。當希利騎著單車繞著珊曼莎車子的時候,他在想什麼?希利在尋找父親時的專注眼神,他的期盼是多大;在電影中,我因為家中也有類似的青少年問題,因此,一個概念就浮上來,這些在社會中的弱勢族群,對人的幫助是非常的期待,卻也更怕得到又失去的二度受傷。希利當然對父愛、友情(足球場)及更大的愛(珊曼莎)有深深的期待,但也因經歷太多次的被棄而產生信任的問題。誰才是我可以信任的人?我的觀察,在希利被父親完全的拋棄後(包括錢)他騎車回珊曼莎家的時候,導演或許希望觀眾隨著長時間境頭的跟拍,跟著希利的思想一起飛奔,希利在想什麼?在這個世界上──或許珊曼莎「真的」就是我最可以信任而且會「真的」愛我的人,我要回去。當他由珊曼莎的回應(沒有打、沒有罵,是完全的接納),他可以確定提出要求與珊曼莎同住的請求,因為他不會再被拒絕,不會在嘗「棄味」(在這裡似乎也可以解答稍早珊曼莎打電話給教養院的對話內容)。
我們是否也在人生過程中多次遭人出賣、拋棄,對人可能也不再有信任,而將自己關在封閉的自我世界中,是什麼多西可以融化這層冰封?這就讓我想到一首歌的歌詞(容我全錄):
你的眼 是否被太多 美麗的事物迷惑
你的心 是否被太多 紛雜的世俗綁鎖
分些關懷給角落中 受傷的靈魂
分些愛給那些 不起眼的面孔
以基督的心為心 以他的眼看世界
你身邊的人需要你我 把冷漠變成愛
以基督的心為心 以他的眼看世界
這世界需要你我 把冷漠變成愛你的眼 是否被太多 美麗的事物迷惑
你的心 是否被太多 紛雜的世俗綁鎖
分些關懷給角落中 受傷的靈魂
分些愛給那些 不起眼的面孔
以基督的心為心 以他的眼看世界
你身邊的人需要你我 把冷漠變成愛
以基督的心為心 以他的眼看世界
這世界需要你我 把冷漠變成愛

不只是那些社會弱勢族群、不只是類似希利、被棄的青少年、即便是我們這些正常家庭長大的、受過完整教育訓練,有家有眷的,常會因自己過去所受的傷而轉到下一代,使我們的兒女在不知不覺中,覺得他們跟「棄養」的人沒有什麼差別,這是何等可悲的事。另一方面,我們是否也對社會中的邊緣人,懷抱真正的愛,因為只有這種愛,才能不延續電影中所表達的一些社會問題。

Re: 騎單車的男孩

發表於 : 2013-07-10, 13:11
fly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