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華神—為成人說故事【試試看】,《唐山大地震》問題與討論

發表於 : 2016-09-01, 23:11
梁至希
[size=120]謝謝陳韻琳老師不斷花時間幫忙看我的ppt,也給非常多的建議!今天真的很緊張,不足的部分希望大家多多包涵,也謝謝全班同學的聆聽!以下是我的問題與討論,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回答看看,也歡迎大家有任何其他建議都可以留言,再次謝謝陳老師及所有講課老師和同學們!


問題討論

1.元妮在搶救兩個孩子時,選擇了救弟弟,你認為她的選擇有什麼考量?你的人生中,有沒有遇過這樣進退兩難的抉擇?
2.妳覺得元妮面對婆婆,婆婆的責難是什麼?元妮的負疚是什麼?合不合理?元妮為何最後選擇放手?
3.方達無意說出來的「早知當年就救姊姊」,妳覺得這反映了方達內心深處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方登上了大學卻輟學,方達一直找不到方向,妳覺得這可能反映了什麼?
4.方登對元妮當初的選擇耿耿於懷32年,卻在四川大地震時,認出方達後,依舊願意和弟弟回到唐山見元妮,你認為她改變的關鍵是什麼?
5.元妮準備了一盆洗好的西紅柿(番茄)迎接32年未見的女兒,為什麼她認為女兒還會記得這個約定?
6.你認為方登真正原諒母親是什麼時候?
7.在你的記憶中,你的親人是否做過讓你無法饒恕的事?你認為他在做這些事的心態是什麼?
8.大強為了元妮而犧牲生命,讓元妮感激一輩子;而方登為了方達也差點犧牲了生命,但她怨恨了元妮32年。你認為這兩種犧牲的差異是什麼?你周圍是否有過一份愛,能讓你為對方附上生命的代價,那是什麼樣的心情?你覺得有人會願意為你附上生命的代價嗎?[/size]

Re: 華神—為成人說故事【試試看】,《唐山大地震》問題與討論

發表於 : 2016-09-07, 23:08
bonnet
上了四天班,感覺自己就像是泡麵調味包裡的乾燥蔬菜,那樣卑微又乾癟的存在,

不過神奇的是,上完「為成人說故事」之後,又彷彿成了用「自然農法」種出來的菜蔬那般清新可喜。

謝謝你用心的呈現,很被滋潤。

Re: 華神—為成人說故事【試試看】,《唐山大地震》問題與討論

發表於 : 2016-09-08, 08:30
陳光丕
因為人間悲劇已多,因此不喜歡看災難片。感謝姊妹的分享,提升了我這一星期以來親愛家人的指數。誠然,「沒有才知道甚麼是沒有」,我們走了有生命的一生,不知道在沒有生命的最後時分,我們會不會像大衛王一樣的兩手空空?

雖然是雙胞胎,但人生際運卻大有不同。家庭中有父母的偏心,職場上有長官的偏私,這是建構在每個人天生外在條件的不平等、人際關係、血緣因素、主觀喜好、傳統觀念等等複雜的因素,這種對公平的扭曲,是人生旅途中所遭遇的魔咒,唯有在主耶穌基督面前,我們可以脫離這個魔咒。

傳統觀念、家教、自身所學、社會風氣、天生性格等多重因素塑形了每個人的主觀,主觀主導我們的思維,因而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也就有不同的抉擇。主觀常讓我們不容他人的主觀,也因主觀相似而生惺惺相惜。主觀讓人與人之間帶來摩擦、讓社會紛擾、國際爭戰,但世界也因之而多樣化與精彩,讓魔鬼有活動的空間,也從而證明了上帝的存在。

如同地震災害讓我們歸零,讓我們重生。因為我們有盼望,因此好死不如賴活,否則,活著比死者痛苦且煎熬。每個人都在追求人生的圓,只有上帝能夠補足我們人生的缺憾,讓我們在閉目離世時有機會得以笑著且圓滿。

Re: 華神—為成人說故事【試試看】,《唐山大地震》問題與討論

發表於 : 2016-09-08, 13:07
林典翰
當爸爸用犠牲自己的性命,來換元妮的性命後,救難員要元妮選擇要保誰時,我想到的是,對母親而言,兒子及女兒都是心頭的肉,但為爸爸留下血脈的兒子是不得以且掙扎的決擇,他盼望他兒子的活能彌補丈夫為她死而犠牲的事實
當方登在救災過程看見另一個母親,為了救他女兒的命,又同時不想犠牲救難人員的命時,那母親雖作了捨棄他女兒的腿的選擇,但誰又能明白母親當時心中所懷那種強裂的悲痛丶自責丶自恨;對比方登不停做惡夢,在夢中他的家人是故意地冷默的離棄她,方登似乎開始明白,他母親選擇放棄他,並不像她夢中所想的一樣
母親的下跪,加上沒有遺忘地為已死的她,準備每年的課本,就更顯出母親當初的選擇,不是像他想的那樣,反而是母親當年許多情感,不得不所做下令他愧疚的抉擇,方登理解這個情懷搭配上他為他孩子所作的犧牲,他諒解了他的母親也才願意懇請他的原諒,這大地震後心靈的餘震這時才平復。  

謝謝您分享的電影,帶給我很多反思及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