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4)檢視閱\讀

歡迎在此分享您的讀書心得,或回應[url=http://life.fhl.net]心靈小憩網站[/url]的文章觀點!也可以投稿喔!

版主: Robertpsycho月童

版面規則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如何閱\讀一本書(4)檢視閱\讀

文章月童 » 2003-10-26, 01:18

  N久沒有跟大家繼續談「如何閱\讀一本書了」,今晚終於有空翻
一翻。

  上回作者是在跟我們談「閱\讀的層次」,包括基礎閱\讀、
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而後,作者用了一章談基礎閱\讀。
因為基礎閱\讀牽涉到讀者的認字、瞭解句子的能力,是跟國小語文教
育有關,因此在這一章中作者痛批了美國的教育問題;這章對我們已
經會上網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意義,因為網路對話媒體,是最需要具有
文字與句子理解能力的媒體了;反倒是若你想研究美國教育,可以參
考此章。

  因此我直接跳過第三章,跟大家談第四章,在這章中,作者談到
「檢視閱\讀」。當我在看這章時,我立即發現,它對常去書店逛,需
要在眾多書籍中選擇自己需要的書籍的人,是非常實用的!因此,你
可以在腦海當中想像一幅圖景:你面前有一大堆書,你得用很短時間
隨手翻,然後從中找到你需要、或喜歡的書,在這種時候,檢視閱\讀
是很重要的能力。但想像這幅圖景時,還要記住,檢視閱\讀,不是只
是為了去書店買書,它還是分析閱\讀、主題閱\讀的基礎能力!!

  作者特別提到,很多讀書的人,尤其碰到讓自己覺得有些困難的
書,都很容易在還沒有進行檢視閱\讀之前,就陷入書本的枝微末節中
,造成「見樹不見林」的後果。

  其實我在網路上跟人討論觀念,最容易碰到這樣的見樹不見林的
討論過程,就是對方非常在意專有名詞的準確定義,但對作者何以要
用此專有名詞?他是要反對什麼。抵制什麼?豐富什麼?更新什麼?
完全不在意。他無法將作者置於思想史中看待,卻對作者專有名詞定
義的精準性,十分十分的在意,並將之視為「科學的閱\讀」。我每逢
碰到為這種專有名詞爭論不休的狀況,就會徹底投降。

檢視閱\讀:

一、它是指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

作者的建議:

  1.先看書名頁,再看「序」。作者很強調看「序」,其實是在粗
略瞭解作者的核心思想。
  2.研究目錄頁。作者說,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有非常多作者在
目錄頁上竭盡力氣,因為目錄呈現他的思路。
  3.瀏覽索引,看此書最常出現的專有名詞,包括人名,這可以初
步瞭解作者的思想範疇。
  4.看一下出版社對出此書的宣言立場。作者說,不盡然出版社的
宣言立場盡都是為了廣告,有時候該書作者是會介入此宣言的。
  5.從目錄頁中,挑幾章跟主題最貼近的章節,快速瀏覽。
  6.快速瀏覽時,念個一兩段或連續幾頁,不需要太多。
  7.絕不要忽略作者在結尾寫的跋或尾聲,絕大部分作者都會在此
記錄他最精華的創作過程。

  當這些都做完,你已經可以確定,你要不要買這本書?你喜不喜
歡這本書?你需不需要這本書?了。

二、它是指粗淺的閱\讀

  關於這部分,應當不是在書店中進行的步驟,而是你把書買回家
後進行的。

  作者特別強調,此「粗淺」,絕非你想像中的「粗淺」定義。粗
淺閱\讀,指的是:「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
來查詢或思考。」作者的理由是,一旦你停下來糾纏,你就很難脫困
而出了。很可能你跳過不理會,之後,還是在其後的解讀理解了它;
就算萬一不是這樣,要去理解那些艱難的部分,也是第三層閱\讀才要
做的事。所以作者痛批高中教育,一齣莎士比亞戲劇,要學生一個生
字一個生字查,一幕一幕細細念,根本是在破壞學生的興致、與洞察
力。還不如讓他們先快速唸完,然後要他們分享他們的收穫。儘管收
穫粗糙,也比只是多認識生字要好。

三、閱\讀的速度

  檢視閱\讀,閱\讀速度很快。作者強調,閱\讀速度快或慢,跟讀書
的人對那本書的需求有關。有些書適合慢慢讀,有些書慢慢讀是在浪
費時間。不過無論如何,檢視閱\讀是在讀者尚未判定是否要慢慢讀之
前,先進行的步驟。

  因此,問:「怎樣可以快快讀完一本書?」是笨問題,聰明的問
題是:「哪些書我需要快快讀,哪些書我需要慢慢讀?」

  作者談完「檢視閱\讀」了。我們理所當然會想,再下來作者會談
「分析閱\讀」。錯!作者在談分析閱\讀之前,會先談「如何做一個自
我要求的讀者?」你能想出作者的理由嗎?

  這章重點摘要完以後,我們可以分享幾個問題:

  分享一下你平日怎樣逛書店的?
  分享一下,「檢視閱\讀」的要訣中,你已經在使用的,以及沒有
使用過的。
  分享一下,對你而言,哪些書快快讀就好,哪些書需要在檢視
閱\讀之後,還得細細慢慢讀?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img]http://life.fhl.net/gospel/puma.gif[/img]

頭像
pharisee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1594
註冊時間: 2003-08-11, 21:20
來自: 竹塹小城
聯繫:

Re: 如何閱\讀一本書(4)檢視閱\讀

文章pharisee » 2003-10-28, 20:51

[quote="月童"]
  因此我直接跳過第三章,跟大家談第四章,在這章中,作者談到
「檢視閱\讀」。當我在看這章時,我立即發現,它對常去書店逛,需
要在眾多書籍中選擇自己需要的書籍的人,是非常實用的!因此,你
可以在腦海當中想像一幅圖景:你面前有一大堆書,你得用很短時間
隨手翻,然後從中找到你需要、或喜歡的書,在這種時候,檢視閱\讀
是很重要的能力。但想像這幅圖景時,還要記住,檢視閱\讀,不是只
是為了去書店買書,它還是分析閱\讀、主題閱\讀的基礎能力!!

  作者特別提到,很多讀書的人,尤其碰到讓自己覺得有些困難的
書,都很容易在還沒有進行檢視閱\讀之前,就陷入書本的枝微末節中
,造成「見樹不見林」的後果。

  其實我在網路上跟人討論觀念,最容易碰到這樣的見樹不見林的
討論過程,就是對方非常在意專有名詞的準確定義,但對作者何以要
用此專有名詞?他是要反對什麼。抵制什麼?豐富什麼?更新什麼?
完全不在意。他無法將作者置於思想史中看待,卻對作者專有名詞定
義的精準性,十分十分的在意,並將之視為「科學的閱\讀」。我每逢
碰到為這種專有名詞爭論不休的狀況,就會徹底投降。

檢視閱\讀:

一、它是指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

作者的建議:

  1.先看書名頁,再看「序」。作者很強調看「序」,其實是在粗
略瞭解作者的核心思想。
  2.研究目錄頁。作者說,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有非常多作者在
目錄頁上竭盡力氣,因為目錄呈現他的思路。
  3.瀏覽索引,看此書最常出現的專有名詞,包括人名,這可以初
步瞭解作者的思想範疇。
  4.看一下出版社對出此書的宣言立場。作者說,不盡然出版社的
宣言立場盡都是為了廣告,有時候該書作者是會介入此宣言的。
  5.從目錄頁中,挑幾章跟主題最貼近的章節,快速瀏覽。
  6.快速瀏覽時,念個一兩段或連續幾頁,不需要太多。
  7.絕不要忽略作者在結尾寫的跋或尾聲,絕大部分作者都會在此
記錄他最精華的創作過程。

  當這些都做完,你已經可以確定,你要不要買這本書?你喜不喜
歡這本書?你需不需要這本書?了。

二、它是指粗淺的閱\讀

  關於這部分,應當不是在書店中進行的步驟,而是你把書買回家
後進行的。

  作者特別強調,此「粗淺」,絕非你想像中的「粗淺」定義。粗
淺閱\讀,指的是:「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
來查詢或思考。」作者的理由是,一旦你停下來糾纏,你就很難脫困
而出了。很可能你跳過不理會,之後,還是在其後的解讀理解了它;
就算萬一不是這樣,要去理解那些艱難的部分,也是第三層閱\讀才要
做的事。所以作者痛批高中教育,一齣莎士比亞戲劇,要學生一個生
字一個生字查,一幕一幕細細念,根本是在破壞學生的興致、與洞察
力。還不如讓他們先快速唸完,然後要他們分享他們的收穫。儘管收
穫粗糙,也比只是多認識生字要好。

三、閱\讀的速度

  檢視閱\讀,閱\讀速度很快。作者強調,閱\讀速度快或慢,跟讀書
的人對那本書的需求有關。有些書適合慢慢讀,有些書慢慢讀是在浪
費時間。不過無論如何,檢視閱\讀是在讀者尚未判定是否要慢慢讀之
前,先進行的步驟。

  因此,問:「怎樣可以快快讀完一本書?」是笨問題,聰明的問
題是:「哪些書我需要快快讀,哪些書我需要慢慢讀?」

  作者談完「檢視閱\讀」了。我們理所當然會想,再下來作者會談
「分析閱\讀」。錯!作者在談分析閱\讀之前,會先談「如何做一個自
我要求的讀者?」你能想出作者的理由嗎?

  這章重點摘要完以後,我們可以分享幾個問題:

  分享一下你平日怎樣逛書店的?
  分享一下,「檢視閱\讀」的要訣中,你已經在使用的,以及沒有
使用過的。
  分享一下,對你而言,哪些書快快讀就好,哪些書需要在檢視
閱\讀之後,還得細細慢慢讀?[/quote]

我覺得我去逛書店比較不是這麼理性,反而比較像是「獸性」。
就是靠「嗅覺」去尋捕「獵物」。 :dontknow:
當然,我還是會有那麼一點「檢視閱\讀」的行為,不過,通常那是
付錢之後的事了。 #-o

反而是我上Amazon找書時,我會很謹慎的把Amazon所提供的Sample Pages
看過,特別是目錄和索引的部分。
萬一,Amazon只提供那本書的封面圖檔的話,我還會嘗試找出作者的
其他著作,看看有沒有相關的線索。 :-k
[url=http://blog.roodo.com/cls902102]Catherina & Philip[/url]、[url=http://blog.pixnet.net/cls902102][b][i]To Be a Theologian of the Cross[/i][/b][/url]和[url=http://cls902102.blogspot.com/]信義宗小學徒[/url]都歡迎光臨喔!

頭像
itstaiho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1006
註冊時間: 2003-08-18, 19:32

Re: 如何閱\讀一本書(4)檢視閱\讀

文章itstaiho » 2003-10-28, 21:48

[quote="月童"]  這章重點摘要完以後,我們可以分享幾個問題:

  分享一下你平日怎樣逛書店的?
  分享一下,「檢視閱\讀」的要訣中,你已經在使用的,以及沒有
使用過的。
  分享一下,對你而言,哪些書快快讀就好,哪些書需要在檢視
閱\讀之後,還得細細慢慢讀?[/quote]

我逛書店跟pharisee差不多,通常會是書名和書皮先引起我的注意,
然後我會看看書背介紹、作者介紹、順便翻一下這本書的「紙感」如何。

當然,我還是會先從書店的佈局開始下手,也就是先從專櫃和暢銷書開始,
當這些書大致被我瀏覽過一遍之後,才會進入各分類書架慢慢端詳搜索。

有些書是我從來沒聽過也沒見過的,從書店的佈局,我可以大略知道
現今的流行趨勢,以及最新上市的書籍有哪些。
我不會很理性地先去區分什麼「文學類」或「非文學類」,
單純就是看到一本書,覺得可能會有趣,就拿起來翻一翻。
不過鑑於一時衝動可能使荷包快速縮水,近來我會先把感興趣的書名抄起來,
回家上網查查它的資料,確定二手書店不易尋得,網路也沒人拍賣以後,
我才會下手行動(真是歸毛的一個人哪...)

關於檢視閱\讀的應用,我覺得我勉強及格吧 :P

一般小說類的書,其實目錄並不太有意義,純粹是為了段落而區分的。
這種書我就沒想過要用檢視閱\讀,一路往下看就是了。
反倒是有些論理性很嚴謹的書(接近教科書或研究報告)非得先從目錄下手不可,
我曾經有慘痛的經驗,就是閱\讀「公共政策」的時候,沒抓住全書脈絡,
害我那一科讀起來十分辛苦,遺害頗深。其實這種書籍很容易「理解」,
但是必須先抓住作者成書的脈絡才行。

所以這裡也大致分享了第三個問題。
對我來說,需要耗費精力去理解的書籍,我絕對是會慢慢閱\讀的。

亞比該
普通寫手
普通寫手
文章: 76
註冊時間: 2003-10-07, 10:23
來自: Taiwan
聯繫:

文章亞比該 » 2003-10-28, 21:55

呵...我的購書習慣會先被書名及封面吸引
畢竟對我而言一個聳動且深富意義的文字及圖片是可以引起我的目光的.
但是自己似乎又不是個"好客"..老是會先翻序及目錄及選一篇章節來看
不管對不對味,總會在心中做個對話
這書對我而言的功\用在那?它的文字內容所表達的是否我能明白?
當然還有一點是現在社會上所談論的話題是些什麼
如果該書有相關的精闢解析,我就會去買它了

昨天,我在看了蘇友瑞對於聖女貞德的電影解析,
實在是感到萬分地敬佩...然而當中所提出了許\多的觀點也是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探討的...真的很開心呢!!

那一天自己才能有這樣的深厚的解析力呢??
真欽羨.....

頭像
ellenmiia
世界級頂尖寫手
世界級頂尖寫手
文章: 2987
註冊時間: 2003-10-06, 17:01
來自: 飛隱星球
聯繫:

閱\讀

文章ellenmiia » 2003-11-03, 21:27

這三個問題幫助我去思考自己逛書店的態度,
原來逛書店和買書也是要有方法的呦!

今天我去逛書店了,只是純粹想逛,但最近我不太敢去書店,
因為小米蟲我最近不能亂花錢。
我從前彷彿有強迫症一樣,進了書店就非得買一本書出來不可,
曾經逛了一兩個小時,卻還找不到自己想買的書,而感到十分痛苦,
真是無法想像。

■進書店有幾個理由:
一‧純粹享受書店閱\讀的「氛圍」,不一定會買書。(有音樂的話當然就更舒服了!)
二‧有目的的買書,直衝櫃臺或者是書櫃,尋找獵物,到手後付錢,離開。
三‧很久沒買書了,想為自己買書。
□□通常都是會從「雜誌櫃」逛起,有各種不同種類的新出刊,有主題性或者是資訊性的價值。
□□看看所謂的「暢銷排行版」有啥書?這個社會最近有什麼新鮮事。
□□開始逛逛各書櫃,看到有興趣的書名就拿起來翻閱\,很自由的。

■檢視閱\讀
大抵是是這種瀏覽閱\讀順序。
封面→書名頁→作者簡介→序→目錄
→內容:挑有興趣的章節,小瀏覽
→跋

印象中較少瀏覽「索引」這部分,這是個好建議哩!

■快讀的書,慢讀的書
看閱\讀的時候,腦筋打結的狀況嚴不嚴重,
來決定要不要繼續閱\讀,或者閱\讀的速度,呵呵。

有一種經驗是,幾年前讀過的書,當時讀不懂,放在一旁,
有一天突然拿來看,就懂了!這種感覺也不錯。

好像沒特別想過這個問題,因為我很容易將一本書從頭開始看,
後來因為沒興趣或是中斷了,就沒再繼續讀了。
有時候三分鐘熱度會使得自己的閱\讀有些片段,可惜。

通常論文或者是教科書,或是屬於較為實務的書籍,
會在某些部分停留思考,和自己對話或者與他人討論的,就會慢讀。

我覺得閱\讀一本書應該可以分快讀和慢讀兩種程序,
在快讀當中,尋找值得慢讀的部分囉!
我曾這樣活過,在祢的恩典中。


回到「心靈小憩《網路讀書會》與文章閱讀回應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