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回應:理想主義何時能為惡?——談「沈靜的美國人」

發表於 : 2003-11-25, 08:50
ellenmiia
我原本看此部電影時
看不太懂

經您精闢的文章闡述後
恍然大悟
且其中的深意引人深思
:PA: :PA: :PA:

想請問您如何能夠將電影看得如此透徹 ?
有什麼方法嗎?

發表於 : 2003-11-25, 13:52
月童
謝謝誇獎。

通常電影若有原著,我都會也看看原著。尤其這部作品是葛林寫的,
(心靈小憩文學專欄中,曾探討過葛林),我更覺得應當看一下原著
,主要是因為文字表達可以透過書寫表達思想與心情,思想與心情,
都是葛林字裡行間中,很重視之處,鏡頭影像未必能盡得神髓,所以
葛林的原著,很值得參考。

葛林另一部作品「愛情的盡頭」,也改編成電影,我一樣覺得原著比
電影精彩。

不過,我絕對不看的文字,就是先有電影而後出電影書的。這樣的電
影書寫,會反過來,變成鏡頭影像的神髓,文字掌握不住了。

關於頹廢主義男人、理想主義男人與鳳之間的關係;還有理想主義男
人對人性的天真無知,原著中表達的非常清楚;電影企圖掌握,但不
是很成功\,所以你看不出來,不是你的錯! ;) ;) ;)

發表於 : 2003-11-25, 14:28
psycho
在電影中,月童所謂的天真的理想主義者那個男人,策劃西頁爆炸案時在電影中表現地實在太冷血。同時另一方面,原著刻劃的君子之爭:老的不在鳳旁邊少的絕對不趁機佔便宜,電影中也很寫實的表演出。

因此在電影中,美國人派爾的性格實在太割裂太錯亂,無法感受到原著那種把理想主義者刻劃為『天真過於無知』的消極頹廢式刻劃,轉而變成類似魔鬼與天使性格二合一的浪漫主義式英雄,這是電影中很糟糕的一個錯誤表達。

比起來,愛情的盡頭電影版的表現比較好一點......:P

發表於 : 2004-10-27, 17:25
ellenmiia
[quote="psycho"]在電影中,月童所謂的天真的理想主義者那個男人,策劃西頁爆炸案時在電影中表現地實在太冷血。同時另一方面,原著刻劃的君子之爭:老的不在鳳旁邊少的絕對不趁機佔便宜,電影中也很寫實的表演出。

因此在電影中,美國人派爾的性格實在太割裂太錯亂,無法感受到原著那種把理想主義者刻劃為『天真過於無知』的消極頹廢式刻劃,轉而變成類似魔鬼與天使性格二合一的浪漫主義式英雄,這是電影中很糟糕的一個錯誤表達。

比起來,愛情的盡頭電影版的表現比較好一點......:P[/quote]

發表於 : 2004-10-27, 17:32
ellenmiia
[quote="Anonymous"][quote="psycho"]在電影中,月童所謂的天真的理想主義者那個男人,策劃西頁爆炸案時在電影中表現地實在太冷血。

這段影片中,鏡頭處理的相當有意思!
理想主義者看到爆炸的畫面,先是驚訝,然後低頭看著自己褲管的血,
試圖用手帕擦拭,但無法除去!
似乎象徵著:他發現到自身的理想主義被染上無法除去的罪惡,
只好低著頭猛幹,也因此轉為過份地冷靜(或說冷血)!
因為在哪那情況,只能持續下去,努力地去得到最終的目的,
才能證明自己的判斷,消弭自己的罪惡感,
(雖然這種想法很...幼稚!)
也因此在最終,他無法感知到對方給他的生機(或許是不願感知),
而付出自己的生命!!
by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