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庶民文化第三章
發表於 : 2003-07-31, 01:48
作者: trista (土撥鼠....) 看板: training
標題: 瞭解庶民文化--第三章
時間: Sat Mar 8 20:58:43 2003
生產的愉悅
愉悅是個常常被拿來討論的辭彙,而作者在此集中討論所謂的:庶民愉悅。
庶民愉悅通常是因為與宰制階級展現出不同的掌控方式,可以說是種"反抗",
而作者概分成兩種形式:閃躲與創造。
閃躲主要和身體愉悅相關,又可分為Jouissance和Plaisir,前者指掙脫束縛
回歸自然的愉悅,也是種對於意識形態的逃避,而且並不只限於個人,也是
整個社會可共享的,像是提倡性解放或是狂歡會,都是對於社會暗存的規範
提出挑戰,愉悅並不一定因為是行為本身,而是行為背後代表的"反抗權威"。
Plaisir則是社會性的產物,根植於宰制階級的意識概念,比較傾向於日常生
活中的愉悅,使一般人民可以"自己"經驗到;相對的,此種愉悅需要主動去
生產,也就是先前提到的"創造"。閃躲多半是用比較羞辱的方式展現,而創
造則是對霸權的符號抗爭。此章後半則是集中討論"建構意義"的愉悅。
庶民文化所重視的並非國家政治,反而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權力分配方式,
所以重點不在於翻轉或改變權力體系,而是在當中操弄著這個龐大的機器;
從中會產生一種"微政治"的愉悅,即是從文本中選擇對己身有意義的部分,
重新創造出屬於庶民風格的意義,這通常帶有對權威的抗鬥性。由於庶民通
常是處於被宰制的地位,因為產生的意義多半是關於:社會差異的認知、次
文化權力的主張,以及終結社會差異結構。因此,庶民文化的重點不在於是
否自由,而是著重於"不同";所以產生出來的愉悅包含:自我創造以及抵抗
宰制的侮蔑性愉悅。
而作者最後提出第三種愉悅:害羞的愉悅。藉著電視節目--新婚遊戲--的觀
眾回函,可以看出原屬私人領域的夫妻密事被提出台面之後,反而是對於男
性的權威展開挑戰,而承認喜歡觀看,或夫妻一同觀看時,所產生的害羞感
同樣也帶來愉悅;而此種愉悅也包含了對於宰制式教導的解放或是衝突。
庶民愉悅常常產生在日常生活當中,並不是因為這些日常瑣事本身是否有趣,
而是因為在生活中有所創造更新,特別當這種改變是對於權威展開挑戰時,並
不需要在現實中真正去與權威爭論,而是藉著一些影射、嘲弄的手法,而造成
所謂的愉悅感。
一、作者提到的庶民愉悅多半是因為反抗權威而產生的,
是否庶民愉悅沒有自己的獨創性呢?
反抗和創新的差異再哪?可否舉實例說明。
二、作者曾提到文本的抽離,很多庶民文化都是把現成的文化改編、甚至反諷,
請問有沒有什麼實例?是否其中有反而"青出於藍"的例子呢?
標題: 瞭解庶民文化--第三章
時間: Sat Mar 8 20:58:43 2003
生產的愉悅
愉悅是個常常被拿來討論的辭彙,而作者在此集中討論所謂的:庶民愉悅。
庶民愉悅通常是因為與宰制階級展現出不同的掌控方式,可以說是種"反抗",
而作者概分成兩種形式:閃躲與創造。
閃躲主要和身體愉悅相關,又可分為Jouissance和Plaisir,前者指掙脫束縛
回歸自然的愉悅,也是種對於意識形態的逃避,而且並不只限於個人,也是
整個社會可共享的,像是提倡性解放或是狂歡會,都是對於社會暗存的規範
提出挑戰,愉悅並不一定因為是行為本身,而是行為背後代表的"反抗權威"。
Plaisir則是社會性的產物,根植於宰制階級的意識概念,比較傾向於日常生
活中的愉悅,使一般人民可以"自己"經驗到;相對的,此種愉悅需要主動去
生產,也就是先前提到的"創造"。閃躲多半是用比較羞辱的方式展現,而創
造則是對霸權的符號抗爭。此章後半則是集中討論"建構意義"的愉悅。
庶民文化所重視的並非國家政治,反而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權力分配方式,
所以重點不在於翻轉或改變權力體系,而是在當中操弄著這個龐大的機器;
從中會產生一種"微政治"的愉悅,即是從文本中選擇對己身有意義的部分,
重新創造出屬於庶民風格的意義,這通常帶有對權威的抗鬥性。由於庶民通
常是處於被宰制的地位,因為產生的意義多半是關於:社會差異的認知、次
文化權力的主張,以及終結社會差異結構。因此,庶民文化的重點不在於是
否自由,而是著重於"不同";所以產生出來的愉悅包含:自我創造以及抵抗
宰制的侮蔑性愉悅。
而作者最後提出第三種愉悅:害羞的愉悅。藉著電視節目--新婚遊戲--的觀
眾回函,可以看出原屬私人領域的夫妻密事被提出台面之後,反而是對於男
性的權威展開挑戰,而承認喜歡觀看,或夫妻一同觀看時,所產生的害羞感
同樣也帶來愉悅;而此種愉悅也包含了對於宰制式教導的解放或是衝突。
庶民愉悅常常產生在日常生活當中,並不是因為這些日常瑣事本身是否有趣,
而是因為在生活中有所創造更新,特別當這種改變是對於權威展開挑戰時,並
不需要在現實中真正去與權威爭論,而是藉著一些影射、嘲弄的手法,而造成
所謂的愉悅感。
一、作者提到的庶民愉悅多半是因為反抗權威而產生的,
是否庶民愉悅沒有自己的獨創性呢?
反抗和創新的差異再哪?可否舉實例說明。
二、作者曾提到文本的抽離,很多庶民文化都是把現成的文化改編、甚至反諷,
請問有沒有什麼實例?是否其中有反而"青出於藍"的例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