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種表達的方法,也會特顯故事的某類情節,而更重要的,是每種表達的方法也有其背後的表達文化和常規,限制故事可表達的內容...
"A plan, like a blueprint, must be followed in slavish detail, but a purpose is like a fast-flowing stream that carries a boat into its ultimate direction." R. Paul Stevens(1)
"計劃,有如一張藍圖,每一個細節也要被貫徹執行;但是意向就像一條急流,把河中小艇的帶進它命定的方向。"
"You may be sure that it was not for any merit that others do not possess; not for power or wisdom, at any rate. But you have been chosen..." J.R.R. Tolkien(2)
"不是因為你能耐出眾、智力超群,只是因 為戒指在你這裡,戒指選上你了。"
祝福的沒落
四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小孩子誤打誤撞地進入了納尼亞,這樣卻啟動了預言,令納尼亞全地得到了祝福。祝福不是來自四小孩,反過來他們也是祝福的受惠者。在原著當中,作者用不同的現象來表現祝福的來臨,如獅王的再臨、聖誕老人、冰雪的溶解和春天的來臨等。不過在電影中為了加入緊張原素,就加強了狼的戲份,變出了書中沒有、在一般動作片中卻必須的追逐場面。聖誕老人的禮物被減少了,本來是祝福的冰雪的溶解也變得亦正亦邪。
聖誕老人除了把五件寶物送給孩子,在書中更加送了一頓美味的早餐。吃這個早點時,大家當然不能盡興,因為在逃難當中。不過這頓早餐,就表現出因著祝福、因著預言中女巫的必敗,就算在逃難當中,也可以閒逸的一刻。
另一個祝福的表徵就是冰雪的溶解。冰雪的溶解除了表現出女巫的法力被打敗,女巫更因著溶雪而不能以雪橇作交通工具,這樣就不能及時追上孩子們,令他們到石桌前也有平安。在電影中這個卻變成了冰河的溶解和雪崩,還差點害死了露西。書中原來是個祝福的記號,在電影中卻變成了一個無情的規則,甚至變成了咒詛。
沒有指引下的主角
在書中,跟女巫戰爭的主角不是彼得,甚至跟女巫一戰也不是主線。書中的「鏡頭」一直跟著獅王、露西和蘇珊,由石桌到女巫的宮殿,由宮殿至戰場。一到戰場,勝負立分。戰爭的內容,書中只是由彼得事後憶述。祝福的主旨在這個鋪排中由獅王的復活開始不斷的加強,直至最後完全的勝利。戰爭,只是鋪陳祝福的一環。反觀在戲中,戰場的場面成為主線,彼得像一個存在主義小說中的主角(3)般被丟進一個無助又荒謬的場景,差點要被打死。好像只是為了要忠於原著有個大團圓結局,獅王才跳出來救他。這個又跟祝福的主旨唱反調。
從商業角度來看,戲中如果沒有如魔戒般的「偉大」場面就會少個賣點兼被影評人唾罵,不過就算要拍,為何要加入存在主義色彩這麼重的無助原素?獅王對彼得在與狼戰鬥中的栽培,受死前對彼得那種師徒式的叮嚀,為何會變成一個男人孤單去擔起一個必敗的任務?這個做法把彼得一角變得軟弱無力。
在魔戒三的電影中佛羅多和亞拉剛等被捧為英雄,實在有違原著的本意(4)。把四小孩捧為英雄,劇情更顯薄弱。這兩齣電影都只著重可見的影像和人物,對原著隱喻那種正義力量在背後安排和供應的意涵卻沒有用心表達。我其實並不認為編劇們是不明白這些內涵而不去下功夫,反而是電影業界的文化中認為普羅的觀眾並沒有什麼的智慧,也用不著以影象去表達這些非影象的意涵。《獅王、女巫、魔衣櫥》中的確很大部分是根據原著,避開了愛書者的指責。內容加入了追逐和「偉大」的戰爭場面,令劇情緊湊又可以讓CG人員發揮所長。不過內涵這門子的東西,不會有什麼人過問,所以也不用為它費心了。
(1) R. P. Stevens 1997 "Vocational Guidance", in R. Banks & R. P. Stevens (Eds) The Complete Book of Everyday Christianity, IVP.
(2) J.R.R. Tolkien,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s.
(3) 如果不知什麼是存在主義小說中的主角,那就想一下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碇真嗣一開始被人迫上一號機的情況。
(4) 見本人對魔戒三的評論 viewtopic.php?t=1949#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