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住在火車站的少年

發表於 : 2007-03-16, 03:21
Hapiru
<center><img src="http://blog.roodo.com/danielshyu/686f4d46.jpg" width="450" height="200"></center>

法國人喬治․梅里耶 (Georges Melies) 是電影業的先驅。原本是魔術師的他,發現了電影的「魔術」,從此也投身電影,早在1902年,拍了第一部奇幻片「月球之旅」(),總共拍了五百多部電影。梅里耶還有另外一個興趣,就是收藏機器人,後來因為家道中落,他把自己的收藏捐給當地一間博物館,請他們照顧。但是顯然這些東西並沒有得到博物館的青睞,任其廢置。

<img src="http://blog.roodo.com/danielshyu/0fd0b973.jpg" width="150" height="200" align=left hspace=5>插畫家Brian Selznick從這段故事得到靈感,創作、繪製了這本《少年雨果》(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Hugo Cabret是個少年人的名字。他的父親是個鐘錶匠,對機器人有興趣,常去一家博物館鑽研。有次被守衛鎖在裡面,而且當晚起了一場火災,生命也就斷送在那裡。後來少年雨果被成天醉醺醺的叔父 (伯父?) 帶回家。這個醉鬼負責替巴黎車站的的鐘錶上發條、加油。但是有一天,叔父也失蹤了。雨果不想去孤兒院,所以就躲在巴黎車站裡面,按時照料鐘錶,讓別人誤以為他的叔父還活著。每個月寄來的支票,他也不知去哪裡兌現,所以只好到外面咖啡店偷些吃的東西過日子。但是,少年雨果不僅偷吃的,他還到火車站裡面的一間玩具店去偷零件。他去火災現場,發現了父親生前研究的一個會寫字的機器人的殘骸。他搬回來,想要修好,認為這個機器人可能會寫出爸爸的訊息。

Brian Selznick的這本創作別開生面,以精細的炭筆畫作為另一種敘事,與文字結合,共同說故事。書的一開始有,像電影鏡頭一樣 (書的頁沿是粗黑的線框,也令人聯想到銀幕),從月亮移至夜空、萬家燈火的巴黎、清晨巴黎火車站、行色匆匆的少年人….到了第46頁,才出現第一句文字:「蹲在鐘後面,雨果可以看到所有的東西。」書中文字與畫面不時如此替換,交待情節,使得這本書既不能歸類為繪本,也無法稱之為「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自成一格的,以文字與圖像的巧妙交織,饗之以讀者視覺與閱讀的雙重同時享受。書中的插畫令人愛不釋手,因此,書的厚重 (五百多頁) 應該是閱讀欣賞的唯一缺點與不便,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