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Soul 書摘
發表於 : 2007-09-10, 13:00
Chapter 1: Art in a Post Modern Age
進入二十一世紀千禧年之際,現代藝術展覽有別於以前的藝術展
覽,作者舉1997年在Norwich的現代藝術展為例,一個很明顯的
現象是,繪畫(painting)的比例逐漸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令人
炫目的機器裝置、電視影片、電影等。這樣的展覽令人覺得新奇
酷炫並挑起高漲的情緒,卻衝擊著藝術的本質:藝術之所以成為
藝術,只因為它們被放在藝術展覽的空間裡?
第二個千禧年的結束,見證了藝術上的一波強震,這個改變是因
為網路的興起,讓我們一切只需操控在手掌間,便能帶我們進入
神秘虛擬的網路世界。網路跨越了國際疆界,卻也宣告沒有承諾
(commitment)的世代來臨。
進入後現代時期(post-modern era),科技真的超越了思想嗎?
要去定義什麼是「後現代」,首先必須先瞭解什麼是「現代」。
現代最單純的意思是「最近的、最晚的」。而現代主義是形塑近
三百年西方文化的世界觀,約到1980年代才消失。有兩個重要的
事件,大概可以定為現代主義消失的時間點。第一個是1972年密
蘇里聖路易一塊得獎的建築區域被炸毀,而這一帶的建築物帶有
「住在機器裡」的建築風格。第二個是1989年柏林圍牆的倒塌,
也是共產主義瓦解的印記。本書不會重複許多書提過的現代藝術
理論,而是回到那些潮流,找到仍然符合現今處境的要點。
18世紀是講求理性的時代,人類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了解和掌控
世界,以此產生進步。地球上沒有什麼是不能被馴服的,所有問
題都可以用科學方法解決,因此上帝不一定是必要的。更好的教
育、機器的進步、階級的消除,在完全根除戰爭和貧窮之前,這
些都只是時間的問題。樂觀主義在這個時期主宰一切。
這個時期也是個許多主義並起的時代:理性主義、經驗主義、理
想主義等,而影響甚鉅的是共產主義。藝術也有許多的主義出
現,印象主義、表現主義、未來主義等,每個都有自己的哲學思
想。但淺藏在現代主義之下,另外有一股相反的勢力在運行。悲
觀主義和犬儒主義。尼采的虛無主義和沙特的存在主義也在荒謬
的藝術裡茲長。例如:從達達主義到貝克特(Samuel
Beckett)的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
上述思潮帶領人類走向對真理的否定,且已經不再震驚人類,反
而成了人人都接受的智慧。各種交通工具的發達使得世界距離縮
短,殖民主義讓舊世界移民至新世界,大熔爐觀帶來的是多元主
義。即使我們想要嘗試忽略,從媒體湧來的各種多重聲音使得我
們無法逃避。面對和真理相違抗的宣稱如此之多,最簡單的回應
方式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一者。法國哲學家Jean-Francois
Lyotard以一個命題總結這樣的現象:極簡要地說,「後現代主
義」就是持質疑態度來對待這些後設敘事。我們無法相信任何宣
稱自己是瞭解生命的那把鑰匙的真理。不論那些後設敘事是馬克
斯、佛洛依德、幾近女性主義、基督教、或啟蒙運動。這些一概
都不再可信。若有人說「這是『我的』故事」會被接受,但「這
是『這個』故事」不行,因為後現代的假設是任何宣稱真理的必
定是在進行商業操弄和濫用權力。所以,大熔爐的優點會引導人
們走向尊重和學習的意願,但相反的,也會引向漠不關心和不信
任。
後現代論及語言的使用,會走向相對主義和懷疑主義。1967年,
羅蘭巴特(Ronald Barthes)宣稱「作者之死」。讀者可以不用
瞭解作者的意圖,創造任何他自身的意義。因此,任何文本(可
引伸至思想,因為思想只可以藉由語言表達)都是變動的、不穩
定的、開放的。德希達也表示,文字從不擁有固定的意思,企圖
解釋文字只能藉由更多文字和文本才能完成。
關於後現代的哲學思想作者不在此書贅述,他把焦點側重到他們
文化裡(英國)其他後現代的特徵。
「回到現代,最基本的價值是進步。因此人們會犧牲以換取更美
好的將來。」Graham Cray如此說到。但作者認為後現代最大的
信念不在於進步,在於選擇。整個世界變成巨大的超級市場,每
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所需的資訊和理論。即便宗教也變
成選取並融合,新紀元運動就是典型的後現代宗教,把許多宗教
的片段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符合你自己想要的宗教。「購物」
變成後現代文化的最終譬喻,藝術也不例外。藝術裡讓人震撼不
是最重要的,迎合大眾才是,Damien Hirst等許多英國藝術家都
是如此認為。我們面臨這樣的挑戰所帶來的提問也許是:掌控媒
體和市場是否就等於掌控藝術?
也許在過去的消費觀念,我買一樣東西是因為我認同它,但身處
後現代,我們消費行為也許不一定要玩認同遊戲,我買一樣東西
不一定是因為我認同它。假使「購物」這個概念是無可避免的,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的形象來購物,但作為消費主體,自
我察覺和形象意識仍無可避免帶領我們在消費時,從問「我是誰
所以我這樣消費?」到問「我今天會消費是因為我採納了什麼樣
的形象而消費?」
作者引了不勝枚舉的例子說明很多新聞都是媒體操弄出來的結
果,畫面(image)和事實(reality)間已經無法分辨真偽。以黛安
娜王妃為例,畫面徹底消磨了事實,媒體不是在真實描繪黛安娜
的人生,而是塑造它,形塑它,然後追獵它到毀滅的地步。全球
舉世哀悼黛妃之死究竟是在哀悼什麼?哀悼的是畫面,還是事
實?當有個驅力迫使人們到倫敦黛妃墓前獻上鮮花,是代表為了
捕捉真實面的企圖,還是當 人們哭泣時是為了身為結構共犯而哭
泣?
定義什麼是後現代文化的特色相對還算簡單,定義什麼是後現代
藝術比較困難。由於藝術的主觀性,使得要定義什麼是後現代藝
術變得不一致和複雜。如同解構主義為了瞭解什麼是語言,層層
解構語言本身,藝術也被用同樣的方式解構到什麼都不剩。關於
究竟什麼是藝術,作者會在第四部分談論。但作者歸納出四個後
現代藝術提供四種可能性:1)高層藝術和下層藝術的分野變的模
糊(男高音帕華洛帝v.s. 搖滾歌手波諾)。2)過去無法妥協的風
格界線也逐漸拉近(爵士的薩克斯風和早期文藝復興教會音樂可
以優美的搭在一起)。3)現代建築也用更折衷的方式(歌德風配
上古典山形牆)。4)從各樣的圖像、聲音、符號借用,混和後再
併陳。難怪德希達認為抽象拼貼畫(collage)和蒙太奇
(montage)是後現代的言談。
作者最後提到,雖然基督徒藝術家無法避免後現代的衝擊,但在
這貧瘠的惡土上,人心更渴望意義,開放給任何提供真實盼望的
事物。在真理不受重視的時代,社會反而更多轉向詩作和藝術,
因為它描繪了人類的情況。偉大的故事雖然遭受懷疑,但人們開
始聆聽任何人自身的故事,尤其是那些來自經驗深處的故事。這
也是我們可以努力的目標。
進入二十一世紀千禧年之際,現代藝術展覽有別於以前的藝術展
覽,作者舉1997年在Norwich的現代藝術展為例,一個很明顯的
現象是,繪畫(painting)的比例逐漸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令人
炫目的機器裝置、電視影片、電影等。這樣的展覽令人覺得新奇
酷炫並挑起高漲的情緒,卻衝擊著藝術的本質:藝術之所以成為
藝術,只因為它們被放在藝術展覽的空間裡?
第二個千禧年的結束,見證了藝術上的一波強震,這個改變是因
為網路的興起,讓我們一切只需操控在手掌間,便能帶我們進入
神秘虛擬的網路世界。網路跨越了國際疆界,卻也宣告沒有承諾
(commitment)的世代來臨。
進入後現代時期(post-modern era),科技真的超越了思想嗎?
要去定義什麼是「後現代」,首先必須先瞭解什麼是「現代」。
現代最單純的意思是「最近的、最晚的」。而現代主義是形塑近
三百年西方文化的世界觀,約到1980年代才消失。有兩個重要的
事件,大概可以定為現代主義消失的時間點。第一個是1972年密
蘇里聖路易一塊得獎的建築區域被炸毀,而這一帶的建築物帶有
「住在機器裡」的建築風格。第二個是1989年柏林圍牆的倒塌,
也是共產主義瓦解的印記。本書不會重複許多書提過的現代藝術
理論,而是回到那些潮流,找到仍然符合現今處境的要點。
18世紀是講求理性的時代,人類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了解和掌控
世界,以此產生進步。地球上沒有什麼是不能被馴服的,所有問
題都可以用科學方法解決,因此上帝不一定是必要的。更好的教
育、機器的進步、階級的消除,在完全根除戰爭和貧窮之前,這
些都只是時間的問題。樂觀主義在這個時期主宰一切。
這個時期也是個許多主義並起的時代:理性主義、經驗主義、理
想主義等,而影響甚鉅的是共產主義。藝術也有許多的主義出
現,印象主義、表現主義、未來主義等,每個都有自己的哲學思
想。但淺藏在現代主義之下,另外有一股相反的勢力在運行。悲
觀主義和犬儒主義。尼采的虛無主義和沙特的存在主義也在荒謬
的藝術裡茲長。例如:從達達主義到貝克特(Samuel
Beckett)的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
上述思潮帶領人類走向對真理的否定,且已經不再震驚人類,反
而成了人人都接受的智慧。各種交通工具的發達使得世界距離縮
短,殖民主義讓舊世界移民至新世界,大熔爐觀帶來的是多元主
義。即使我們想要嘗試忽略,從媒體湧來的各種多重聲音使得我
們無法逃避。面對和真理相違抗的宣稱如此之多,最簡單的回應
方式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一者。法國哲學家Jean-Francois
Lyotard以一個命題總結這樣的現象:極簡要地說,「後現代主
義」就是持質疑態度來對待這些後設敘事。我們無法相信任何宣
稱自己是瞭解生命的那把鑰匙的真理。不論那些後設敘事是馬克
斯、佛洛依德、幾近女性主義、基督教、或啟蒙運動。這些一概
都不再可信。若有人說「這是『我的』故事」會被接受,但「這
是『這個』故事」不行,因為後現代的假設是任何宣稱真理的必
定是在進行商業操弄和濫用權力。所以,大熔爐的優點會引導人
們走向尊重和學習的意願,但相反的,也會引向漠不關心和不信
任。
後現代論及語言的使用,會走向相對主義和懷疑主義。1967年,
羅蘭巴特(Ronald Barthes)宣稱「作者之死」。讀者可以不用
瞭解作者的意圖,創造任何他自身的意義。因此,任何文本(可
引伸至思想,因為思想只可以藉由語言表達)都是變動的、不穩
定的、開放的。德希達也表示,文字從不擁有固定的意思,企圖
解釋文字只能藉由更多文字和文本才能完成。
關於後現代的哲學思想作者不在此書贅述,他把焦點側重到他們
文化裡(英國)其他後現代的特徵。
「回到現代,最基本的價值是進步。因此人們會犧牲以換取更美
好的將來。」Graham Cray如此說到。但作者認為後現代最大的
信念不在於進步,在於選擇。整個世界變成巨大的超級市場,每
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所需的資訊和理論。即便宗教也變
成選取並融合,新紀元運動就是典型的後現代宗教,把許多宗教
的片段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符合你自己想要的宗教。「購物」
變成後現代文化的最終譬喻,藝術也不例外。藝術裡讓人震撼不
是最重要的,迎合大眾才是,Damien Hirst等許多英國藝術家都
是如此認為。我們面臨這樣的挑戰所帶來的提問也許是:掌控媒
體和市場是否就等於掌控藝術?
也許在過去的消費觀念,我買一樣東西是因為我認同它,但身處
後現代,我們消費行為也許不一定要玩認同遊戲,我買一樣東西
不一定是因為我認同它。假使「購物」這個概念是無可避免的,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的形象來購物,但作為消費主體,自
我察覺和形象意識仍無可避免帶領我們在消費時,從問「我是誰
所以我這樣消費?」到問「我今天會消費是因為我採納了什麼樣
的形象而消費?」
作者引了不勝枚舉的例子說明很多新聞都是媒體操弄出來的結
果,畫面(image)和事實(reality)間已經無法分辨真偽。以黛安
娜王妃為例,畫面徹底消磨了事實,媒體不是在真實描繪黛安娜
的人生,而是塑造它,形塑它,然後追獵它到毀滅的地步。全球
舉世哀悼黛妃之死究竟是在哀悼什麼?哀悼的是畫面,還是事
實?當有個驅力迫使人們到倫敦黛妃墓前獻上鮮花,是代表為了
捕捉真實面的企圖,還是當 人們哭泣時是為了身為結構共犯而哭
泣?
定義什麼是後現代文化的特色相對還算簡單,定義什麼是後現代
藝術比較困難。由於藝術的主觀性,使得要定義什麼是後現代藝
術變得不一致和複雜。如同解構主義為了瞭解什麼是語言,層層
解構語言本身,藝術也被用同樣的方式解構到什麼都不剩。關於
究竟什麼是藝術,作者會在第四部分談論。但作者歸納出四個後
現代藝術提供四種可能性:1)高層藝術和下層藝術的分野變的模
糊(男高音帕華洛帝v.s. 搖滾歌手波諾)。2)過去無法妥協的風
格界線也逐漸拉近(爵士的薩克斯風和早期文藝復興教會音樂可
以優美的搭在一起)。3)現代建築也用更折衷的方式(歌德風配
上古典山形牆)。4)從各樣的圖像、聲音、符號借用,混和後再
併陳。難怪德希達認為抽象拼貼畫(collage)和蒙太奇
(montage)是後現代的言談。
作者最後提到,雖然基督徒藝術家無法避免後現代的衝擊,但在
這貧瘠的惡土上,人心更渴望意義,開放給任何提供真實盼望的
事物。在真理不受重視的時代,社會反而更多轉向詩作和藝術,
因為它描繪了人類的情況。偉大的故事雖然遭受懷疑,但人們開
始聆聽任何人自身的故事,尤其是那些來自經驗深處的故事。這
也是我們可以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