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若 凡
芭蕾,經過了十九世紀早期的浪漫芭蕾,到十九世紀後期的華麗浪漫芭蕾(又稱大古典芭蕾),在Petipa達到了最高峰。二十世紀伊始,芭蕾進入了現代芭蕾的新階段;其代表性人物,是狄亞基列夫(Diaghilev)舞團與編舞家米榭佛金(Michel Fokine)。
現代芭蕾的發展,有兩個主要的脈落。一個脈絡是延續傳統芭蕾大型舞劇的形式;如代表性的《火鳥》、《春之祭》與《牧神的午後》等作品。在這個脈絡下的現代芭蕾發展,在音樂與肢體形式上,逐漸擺脫了傳統芭蕾的限制;但在舖陳上,則仍延續傳統芭蕾劇情敘事的表現方式。
現代芭蕾的另一個主要脈絡,則是發展出一種沒有劇情、較抽象與形式化、表演時間較短的小品創作。這個脈絡的現代芭蕾,逐漸以一種「短篇」為單元,通常以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作為一個表演作品的長度。表演的服裝與舞台設計,也愈來愈簡潔而抽象。沒有劇情,通常都是以單人舞或雙人舞來表達。其中,一個經典的美學,是在抽象的情境中,表現傳統芭蕾的肢體語言。
《垂死的天鵝(The Dying Swan)》是此種小品式現代芭蕾的濫殤之作,由佛金採用了聖桑的音樂所做的編舞。在寧静皎潔的月色下,一隻白天鵝憂傷地抖動着翅膀,身負重傷,將與世長辭;生命在呼喚着她奮力與死神拼搏,在顫抖中竭盡全力抬起一隻翅膀,慢慢地閉上双眼默默死去。整個表演,只有幾分鐘的時間,完全由一位女舞者以抽象與意象的方式表達。
之後,另一個小品式現代芭蕾的作品,也是由佛金所編舞的《玫瑰花魂(Le Spectre de la Rose)》。整個表演,也僅約十分鐘。由男女舞者,表現出玫瑰(男舞者)與做夢女子(女舞者)之間,一段浪漫的幻想共舞。沒有情節,完全是表現二者的一種狀態。
小品式的芭蕾美學,最重要的特徵是:「敘事」不見了;芭蕾轉而在呈現一種意象或狀態;這是一個抽象化的運動。筆者相信這個芭蕾抽象運動,與二十世紀初在巴黎所發生的各種前衛藝術運動,是有密切關聯性的。往後,到了1920年代,喬治巴蘭欽的作品《阿波羅》,現代芭蕾的形式,又發展地更精練,更純粹;至此,已經為瑪莎葛蘭姆的現代舞,預舖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