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古典性格:談仿羅馬式建築與文藝復興建築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版主: 李若凡

版面規則
李若凡
高級寫手
高級寫手
文章: 256
註冊時間: 2012-11-02, 11:08

建築的古典性格:談仿羅馬式建築與文藝復興建築

文章李若凡 » 2012-11-22, 23:20

李 若 凡




在建築講堂上,筆者聽了漢寶德老師講解仿羅馬式建築與文藝復興式建築。兩種建築風格,都是採用了古典希臘與羅馬的藝術與建築元素,但在性格上卻有所不同。因此筆者便試著以兩個建築運動中幾棟較具代表性的建築為例,比較二者的「古典性」,整理一些個人的小心得。

仿羅馬式建築,為歐洲中世紀一種以半圓拱為特徵的建築風格,並從12世紀開始逐漸過渡到以尖拱為特徵的哥德式建築。仿羅馬式建築,兼有西羅馬和拜占庭建築的特色,並以其結實的質量、厚重的牆體、半圓形的拱券、堅固的墩柱、拱形的穹頂、巨大的塔樓以及富於裝飾的連拱飾為特徵,雄渾而莊重,且有一種質樸的形象。儘管有地域特徵和材料差異,但這一個形式仍可以在歐洲各處被識別。

仿羅馬式建築的代表建築,有比薩大教堂(Pisa Cathedral)與斯派爾大教堂(Speyerer Dom)。比薩大教堂的正面有四層圓柱裝飾,大門則採用了羅馬式的圓拱,建物的中央後方有大圓穹頂。斯派爾大教堂則擁有羅馬式的圓拱,建物的中央後方也有大圓穹頂,此外,還有較具北方特色的尖塔。

文藝復興建築,則發展於文藝復興時代,在當時,建築師希望藉助古典的比例來重新塑造理想古典社會的協調秩序。所以一般而言,文藝復興的建築是講究秩序和比例的,擁有嚴謹的立面和平面構圖,以及從古典建築中繼承下來的柱式系統。

文藝復興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師是布鲁内勒斯基(Fillipo Brunelleschi),其代表建築有佛羅倫斯聖靈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Santo Spirito)與佛羅倫斯育嬰院。聖靈大教堂呈現出一種簡單的理性與和諧的秩序,羅馬的圓柱與圓拱不見了,但仍保留羅馬式的圓穹頂。佛羅倫斯育嬰院則有嚴格的比例安排,理性而和諧,圓拱狀的造型,則保留了羅馬建築的元素。

就二者的比較,筆者個人,有兩個初步的想法。第一個想法是:仿羅馬式的建築,其古典性落實在比較具體的元素上;文藝復興的建築,其古典性,則比較抽象。以比薩大教堂與斯派爾大教堂為例,其主要的古典性格都在於採用了古典的圓拱、圓柱等具體的元素。而文藝復興建築的古典性,則主要是抽象地採用古典美學中比例與和諧的觀念。

筆者的第二個想法是:仿羅馬式的建築,其古典性比較厚重;文藝復興的建築,其古典性,則比較輕巧,有韻律感。仿羅馬式的建築基本上承繼了羅馬建築巨大而厚重的型式,以穩重作為其基本的性格。而文藝復興建築,一般而言,則輕巧許多,尤其如佛羅倫斯育嬰院的建築,更是展現出一種流暢的韻律感。兩相對比,一穩重、一靈巧,表現出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代不同的時代精神氛圍。

古典(泛指希臘羅馬時期的理性)美學,在西方,如一個幽靈一般,在兩千年以來,不斷地重複回魂。而其中,建築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表現場域。仿羅馬式建築有一種古典,文藝復興建築則是另一種古典;二者,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今天看來,傳承中有創新,創新中又有傳承,實為西方文明的精神所在!

回到「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