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若 凡
「文人」的概念,應該是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脈絡中產生的,泛指一群讀書、通過科考、而形成某種階級人生哲學與美學觀念的人。很少人進一步再進入文人的內部、對所謂的「文人性」做分類。如果我們試著套用尼采的觀念,我們可以說,文人性可以再區分為:「阿波羅」的文人性與「酒神」的文人性。
阿波羅的文人性,強調理性、正面、大中至正的精神。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以及文天祥的古道照顏色,都是典型的代表。反之,另外還有一種酒神(戴奧尼索斯)的文人性,展現的是一種情感、激情甚至狂亂的狀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陶淵明耕讀之時,狂放飲酒。某個意義上,蘇東坡的大啖荔枝三百粒,也算是這種酒神性格的一部份。
從更廣義來看,我們可以更擴張「文人/文人性」的觀念,而定義為:不同文明的知識階級的特有的人生哲學與美學品味。每一個文明都有它特定的知識階級,除了中國之外,如:日本的高級武士與禪僧;印度的婆羅門與哲學家;伊斯蘭的伊瑪目、法學家與蘇非修士;西方的教士與修士;以及文藝復興以降的人文學者、知識份子與藝術家等。他們在社會中受過教育,且會形成某種文化與美學的品味。這些,我們都可以稱為是廣義的文人性。
酒神文人性的近代開端,是(西方的)浪漫主義。歌德算是打響浪漫主義的第一炮。在歌德身上,我們是明顯可以感受到文人的性格的。之後,浪漫主義在詩歌與音樂上的發展,將這種以情感為底蘊的文人性,推到高峰。
李斯特(Franz Liszt)的音樂,就是浪漫主義的高峰之一。李斯特將浪漫主義的音樂,從舒曼與蕭邦的抒情性,轉為一種激烈的情感表達。從b小調鋼琴奏鳴曲與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激情,一直發展到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與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狂亂。
經過了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印象派與現代主義的洗禮,李斯特的激情與狂亂,被表現主義的型式所繼承與轉化。在奧地利詩人特拉克爾的作品中,病態與用藥經驗開始被呈現在藝術作品之中。到了1960年代,迷幻搖滾的興起,則將迷幻經驗的藝術性推到一個高峰。
其中,Pink Floyd就是一個帶有文人性格的迷幻搖滾樂團。他們貴氣、思維性格、卻帶有濃濃的大麻味。<The Wall>專輯,甚至令人想起卡夫卡。這種文人與大麻的結合,形成了一種特殊、有一些吊詭的「文人性」。至此,戴奧尼索斯的精神又被推到了另一個階段。
總的來說,從李斯特到Pink Floyd,我們可以說是一個從狂想曲(Rhapsody)到大麻的演變過程。這個演變的脈絡,為「文人」注入了一個非理性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