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若 凡
青年次文化的概念與發生,大約是起源於二次戰後的美國。隨著美國在戰後的社會安定與經濟繁榮,1950s之後,針對美國青年的消費,逐漸佔有經濟市場上的地位。而有趣的是,在安逸環境下成長的那一代美國青年,卻發展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文化運動,回應給成人的世界。
1950s所發生的「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是第一個備受重視的青年反文化運動。垮掉的一代,人數不多,以文學為認同中心,帶有文青的性格。他們以紐約與舊金山North Beach區為根據地。這一個運動,反傳統文化和社會準則,對壓抑個性的一切形式進行無情的嘲弄,赤裸裸地展示了美國生活的混亂,諸如吸毒、暴力、同性戀等等。
垮掉的一代著名的詩人是 Allen Ginsberg,他的代表性詩集《嚎叫(Howl)》,被視為是垮掉的一代的宣言。詩中,每一句長行,都在聲嘶力竭地嚎叫。其中所展現的,是極端的個性自由、放浪形骸的生活,與確實呈現的某種沉淪。詩句「我看見我這一代的精英被瘋狂毀滅,飢腸轆轆赤身 裸體歇斯底里,拖著疲憊的身子黎明時分晃過 黑人街區尋求痛快地注射一針」;鮮明地表達了他「垮掉」的姿態。
到了下一個世代,1960s的中後期,戰後嬰兒潮成為青年,青年次文化,又逐漸轉為嬉皮(Hippies)世代。嬉皮,經過了傳播之後,人數較垮掉的一代為多。與垮掉的一代不同,嬉皮是以音樂為認同中心的。他/她們以舊金山Haight-Ashbury區為根據地,沒有文青的氣息,全然的散漫與頹廢;主張Love and Peace,有無政府的傾向,但卻又沒有積極的社會主張。使用大麻與LSD(迷幻藥),則是他/她們普遍的認同實踐。
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是一個源自於青年迷幻次文化經驗的音樂運動。這些樂手,用音樂來重現迷幻的經驗;但在音樂上,並沒有一致與共同的風格;可以想見,這樣的音樂,在一開始,是發生與流行在青年社群,且是地下化的。The Byrds的《Eight Miles High》,被認為是大眾所接受的第一首迷幻搖滾。The Grateful Dead的《Dark Star》,用迷幻的十二絃電吉他與現場的表演,吸納了無數的嬉皮歌迷。The Beatles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則將迷幻搖滾,推到了一個音樂的高峰。
然而,就在最高潮之後,接著而來的,就是嬉皮與迷幻文化之死。時間經過了,嬉皮青年們,重新回到了主流的社會;迷幻搖滾樂團,成為了主流媒體的流行巨星;大麻與LSD,則被更硬的古柯鹼與海洛因所取代。一個無法承擔社會責任的美好願景,就如此,隨著嬰兒潮世代的長大,而流逝於歲月之中。
垮掉的一代也好,嬉皮也好,青年的反文化,都在於追求在權威與體制之中,個人自主性的解放。詩也好,音樂也好,在一個特定的時空背景下,成為了一群人共同的時代認同。當運動過去了,詩與音樂卻留傳下來,成為藝術史的一部份。今天,我們再讀Allen Ginsberg,再聽迷幻搖滾,或許已不復當年的情境,在回顧的同時,也賦予我們這個時代的重新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