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2 頁)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4, 01:29
由 李若凡
李 若 凡
在一場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中,我聽到了兩位以德國納粹的經驗,反思美學與道德的議題。陳韻琳女士,從戰後德國電影對納粹的反省入手,而余杰先生,則以納粹的攝影師里芬斯塔爾為例;兩個人的談話,都涉及到了美學與道德的核心問題。
美,應否承載道德?我個人認為,美,並不當然必須承載道德;但如果,美,要承載「不道德」,它就要在論述上有一個自我成立的說法。成就一件藝術,是有成本的,它可能要有代價或犧牲。一般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他的成本與犧牲,可能只是他本人的精神、體力與金錢。但,有時,一件藝術作品的完成,它的成本與犧牲,卻可能是整個社會的。就以里芬斯塔爾的納粹記錄片來說,如果沒有三○年代整個德國社會的大氛圍,她是無法拍出這樣的記錄片的。
里芬斯塔爾的藝術,在道德上,是有一些曖眛的。其實,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希特勒的政權,前期與後期,在正當性上,是完全不同的。在前期,納粹有洗刷德意志恥辱的高度正當性;但到了後期,卻因為其對猶太人的屠殺,而背負了千古的罪名。里芬斯塔爾的記錄片作品,是創作於納粹的前期的。在當時,她可能也沒有料想到,納粹會犯下如此嚴重的罪行。
而戰後德國導演們的反省之作,那就是藝術家刻意要賦予作品道德意義了。藝術,可以很輕,也可以很沉重。很輕的藝術,不應該不道德,但也不必道德。一件沒有道德論述的作品,也可以是一件好的藝術。反之,一件有高度道德意義的作品,未必在藝術性上很高。這是美與道德,可以重疊,但又不必然重疊之處。
道德與美(或藝術)本來就是人類社會的兩個面向,有所「隔」並不為奇。我個人非常強調藝術的創作與實際的社會行動是有嚴格界線的。藝術創作是一種言論,所以有非常大的自由可以提出天馬行空的想法與論點;但如果要從事現實的社會運動,那就要通過社會上正當性與道德性的檢驗了。一個藝術家可以自由地畫一幅殺人的畫,但當他真的要以現實的行動去殺人時,那就要受到社會道德的約束,而不能主張那是藝術。
千百年來,藝術服務過的對象太多了,宗教、政治、道德、哲學……;許多人期待藝術與藝術家能在社會中取得自主性與自主價值。但我個人也希望這不會又變成另一種「政治正確」。
梵谷筆下的食薯之家,里芬斯塔爾鏡下的納粹…..,美,其實是在辯證之中進行的。美,它不會消失……!!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4, 23:23
由 月童
若凡,寫得太好了!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4, 23:30
由 李若凡
呵呵...
是妳與余杰先生講的好
給聽者有所啟發.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0:10
由 月童
你寫的「美,應否承載道德?我個人認為,美,並不當然必須承載道德;但如果,美,要承載「不道德」,它就要在論述上有一個自我成立的說法。」,這句話非常精闢,一方面避免藝術的「政治正確」「道德正確」要求,給純粹形式美一個空間,另一方面也阻止藝術家把藝術高抬于道德之上,要道德臣服於藝術。
里芬斯塔爾的確有她的無辜,因為她拍電影時並不知道納粹會走上毀滅猶太人這一途。而且當時她的作品還獲國際獎項獎連連、被外國人崇拜,但里芬斯塔爾的藝術,的確呈現出強人哲學與非常強烈的日耳曼民族至上觀點,也就是說,她的電影是可以被利用,她的藝術被拿來頌揚德國、支持希特勒主動發動戰爭與侵略他國的野心。我想這就說明了戰爭時期她其實可以暫時退隱維持沈默,但她仍傾注全力跟希特勒維持友誼、取得納粹的支援讓她繼續拍片,因為她是支持納粹的。
戰後她的受審與片子被禁,應當不是否認她的藝術之美,而是裁決了她的思想,是這思想造成了她電影的形式與內涵,而這思想是與納粹起共鳴的,戰後的德國與國際,都必須徹底杜絕這樣的思想,謹防它死灰復燃,因為它是德國文化深層結構之一,所以想徹底消滅它,而很遺憾的是,我根本就認為它不會根絕。余杰說他希望中國的現代化是走英美、而不是德國或拉丁美洲路線,我想,是因為他看到了德國這種深層的文化結構。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0:43
由 李若凡
我常常在想
我們在評價藝術時
能不能, 或應不應該
把作品與作者(人本身)
切割開來評價
如果有一個人
本人作奸犯科
但在他的藝術作品中
傳達美好與道德的景像
或者,相反
有一個人
本人善良優雅
但卻在他的藝術作品中
表現骯髒污穢
我們要如何去評價呢?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0:45
由 李若凡
不要講道德
就講情感好了
莫札特就是一個好例子
莫札特本人的生活
悲苦潦倒
但他的音樂作品
卻清新愉悅
我們要怎麼看(評價)呢?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0:57
由 月童
太好的問題了,這問題我們網站上有一個人psycho(蘇友瑞),他很有看法,我叫他上來回應你。你倆一定很有的聊!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1:04
由 李若凡
另, 妳提到
里芬斯塔爾是支持納粹的
我個人的看法
要看她支持納粹的什麼
納粹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
她是支持
納粹的復興德國民族?
納粹的元首集權獨裁?
納粹的美學?
納粹的發動戰爭?
或是納粹的屠殺猶太人?
納粹
有一些是明顯的不道德
但另外有一部份
不但不是不道德
在某一個角度言
可能還是非常道德的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1:08
由 李若凡
有一部電影
叫"末路狂花"
人
往往走錯了一步
就回不了頭了
我不知里芬斯塔爾本人的信念如何
但她在納粹早期
與希特勒建立了這麼親密的關係
當納粹在後期犯下罪行時
她回的了頭嗎?
妳的父親殺人
妳能不認他是妳父親嗎......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1:13
由 李若凡
余杰先生提到
今天
我們已經習慣了
把所有最壞, 最污穢的
全都加在納粹身上
反正納粹是毫無疑問的壞人
那促成凡爾賽和約的那些人
又算是什麽呢?
超級大好人嗎...??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1:28
由 李若凡
我不知道妳知不知道
凡爾賽和約的賠款
德國到了 1990s or 2000s
才還完
從1918 到 1990s
超過 70年
是德國四個世代的人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1:34
由 李若凡
如果今天
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
未來 70年, 四個世代的稅收
全部要拿來還外國的戰債
我與我的子孫
要期待什麼?
我未來的努力
又是為了什麼 ?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1:40
由 psycho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1:50
由 李若凡
不好意思:
我先接續一下前面的內容
我們做個對照
清廷的辛丑和約
賠款四億五千萬兩
分"三十九年"償還
還沒還完
清就亡國了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2:00
由 李若凡
感謝 psycho 兄
理論的部份
小弟可能需要再想一想
再做回應
不過您提到的
讓我想到
我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背景長大的孩子
從小父母也都照顧保護的很好
所以, 我想
我可能因此
比較會傾向於
您所提的
那種, 比較古典的, 比較"整合"的態度
我關心這個問題
並不在它的實然
我們都知道
在實然上
一個藝術家與他的作品
不可能是完全一致與整合的
但我們在"評價"藝術時
應該用什麼樣的立場與觀點來評價呢?
中國過去的藝術評價
是要與文人的道德評價相結合的
所以蔡京四大書家的地位, 就被剝奪
但在今天的現代藝術評價上
我們似乎更傾向於把作品與作者分開評價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2:07
由 李若凡
我是一個"理論派"
我很關心的
是"一般的原則"
我不知 psycho 兄的意思
是不是:
在藝術的評價上
並沒有一般的原則
完全是依個人的情性
做主觀的評價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2:19
由 李若凡
里芬斯塔爾拍的"奧林匹亞"
這部片子
有什麼不道德?
完全沒有
但今天我們會去質疑它的道德性
是因為它背後的納粹背景
我覺得
我們應該找到一個"標準"
才不會
一方面亂扣人家黑帽子
另一方面, 又偽君子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2:22
由 李若凡
如果
人, 沒有道德完美的
那
我們,又是依據什麼
來質疑里芬斯塔爾的道德性呢?
甚至
我們又是依據什麼
來質疑納粹的道德性呢?
我覺得
總是有一條 Line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3:00
由 李若凡
我的想法
人際關係與國際政治都是一樣
有一個合理的界線
太超過了
就會引起反彈
一戰之後
大家都嚇壞了
對德國有過度的恐懼
以致超過了這一條合理的界線
我不是說德國人很無辜
但我認為
凡爾賽和約的作法
並不是很有政治智慧的
Re: 美學與道德:有感於陳韻琳女士與余杰先生的對談
發表於 : 2013-02-25, 03:06
由 李若凡
人, 看自己
更重要的
是看自己的孩子與子孫
如果
把別人連子孫的幸福都剝奪了
他會不反抗嗎
人活著
不能沒有希望
不能沒有未來
今天, 納粹
被人們牢牢記住後期的罪行
但他們前期的興起與合法性
卻沒人會提
和這些相比
拍一部記錄片
又有什麼真正不道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