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運動的藝術表現:談曾馨霈策展《金磚上的仿聲》
發表於 : 2014-08-04, 16:54
李 若 凡
當一個社會運動,以藝術作為它的一個表現形式,這個運動的性質,就多了一個美學的面向。在一個藝術空間的展覽中,我看到了台北藝術大學學生曾馨霈策劃的「金磚上的仿聲鳥」展,以攝影、裝置藝術與錄像作品,來傳達一個社會運動對華光社區拆遷事件的論述。
華光社區,位於台北中正紀念堂東南方,為大安區與中正區的交界處,總佔地面積約有2000坪。社區土地屬於國有土地,2007年底,行政院提出四大金磚計畫,欲開發華光社區,因此開始對居民提告;該土地的違建戶,被要求自行拆屋還地、繳交不當得利及土地使用補償金,並依法進行凍結帳戶與扣薪水三分之一。居民被罰的罰款加上利息,則從數十萬到上千萬不等。
「金磚上的仿聲鳥」展,則是透過一群社會運動的行動者,以行動來介入華光社區。仿聲鳥,是一種常棲息於高處鳴囀,能奮力保衛其領域的鳥。為了不要忘記華光社區與這個事件,這群行動者如同金磚上的仿聲鳥,他們訴說著來自華光的各種聲音與各種影像。展覽中的攝影、裝置藝術與錄像作品,其內容,並不只是單純地記錄著社區拆遷的狀況。其中,行動者們,在華光社區拆遷的現場,用行動藝術與舞蹈的形式,在拆遷現場行動與表演,再用攝影與錄像記錄下來,成為這次展覽的主要素材。這種由作者介入的攝影與錄像,不完全是寫實的意義,而帶有某種儀式的性質。
「金磚上的仿聲鳥」展,社會運動的立場,是非常的鮮明;但在藝術作品的本身,論述卻並不是十分清楚。現場,擺放了社會運動的刊物,這樣的安排,較明確地表達了觀念,但對我來說,卻也相對地削弱了作品的藝術性。我個人認為,這也是社會運動的藝術表達,一個困難的處境。一方面,社會運動要有很強的政治性,立場與論述要非常明確清楚;但另一方面,作為一件藝術,又要兼顧到其藝術性的表達。二者,往往很不容易取得平衡。
我對華光社區拆遷的來龍去脈,並不清楚,我個人也無法對這個事件的本身,表達立場。但從這個展覽中,我看到了,今天台灣的社會運動,正嘗試著要以更多的面向,來呈現一個社會議題;而藝術,則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在這個過程中,藝術的內涵與可能性,則又被往前推進了一步!
當一個社會運動,以藝術作為它的一個表現形式,這個運動的性質,就多了一個美學的面向。在一個藝術空間的展覽中,我看到了台北藝術大學學生曾馨霈策劃的「金磚上的仿聲鳥」展,以攝影、裝置藝術與錄像作品,來傳達一個社會運動對華光社區拆遷事件的論述。
華光社區,位於台北中正紀念堂東南方,為大安區與中正區的交界處,總佔地面積約有2000坪。社區土地屬於國有土地,2007年底,行政院提出四大金磚計畫,欲開發華光社區,因此開始對居民提告;該土地的違建戶,被要求自行拆屋還地、繳交不當得利及土地使用補償金,並依法進行凍結帳戶與扣薪水三分之一。居民被罰的罰款加上利息,則從數十萬到上千萬不等。
「金磚上的仿聲鳥」展,則是透過一群社會運動的行動者,以行動來介入華光社區。仿聲鳥,是一種常棲息於高處鳴囀,能奮力保衛其領域的鳥。為了不要忘記華光社區與這個事件,這群行動者如同金磚上的仿聲鳥,他們訴說著來自華光的各種聲音與各種影像。展覽中的攝影、裝置藝術與錄像作品,其內容,並不只是單純地記錄著社區拆遷的狀況。其中,行動者們,在華光社區拆遷的現場,用行動藝術與舞蹈的形式,在拆遷現場行動與表演,再用攝影與錄像記錄下來,成為這次展覽的主要素材。這種由作者介入的攝影與錄像,不完全是寫實的意義,而帶有某種儀式的性質。
「金磚上的仿聲鳥」展,社會運動的立場,是非常的鮮明;但在藝術作品的本身,論述卻並不是十分清楚。現場,擺放了社會運動的刊物,這樣的安排,較明確地表達了觀念,但對我來說,卻也相對地削弱了作品的藝術性。我個人認為,這也是社會運動的藝術表達,一個困難的處境。一方面,社會運動要有很強的政治性,立場與論述要非常明確清楚;但另一方面,作為一件藝術,又要兼顧到其藝術性的表達。二者,往往很不容易取得平衡。
我對華光社區拆遷的來龍去脈,並不清楚,我個人也無法對這個事件的本身,表達立場。但從這個展覽中,我看到了,今天台灣的社會運動,正嘗試著要以更多的面向,來呈現一個社會議題;而藝術,則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在這個過程中,藝術的內涵與可能性,則又被往前推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