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殖民與戰爭:談台灣菜的有機發展
發表於 : 2014-09-15, 17:45
李 若 凡
台灣菜是什麼?相信很多美食專家,都被問倒了。我個人並不是美食或飲食文化的專家,但在我的學習之中,我感覺到,在台灣複雜而融合的歷史背景中,台灣菜是一個在移民、殖民與戰爭的過程中,有機發展的飲食文化。
台灣最早期的移民,來自福建;很自然地,台灣菜會受到福建菜的影響。可以說,台灣菜最核心的骨幹,就是福建菜在台灣的在地化。其中,除了福州菜,清淡偏酸甜的風味,融入了台灣菜的口味之外,移民主流的閩南菜,也成為了台灣菜的主要內容。閩南菜,重視佐料,有很多湯湯水水形式,並且會用中藥材入菜。台灣菜中的封肉、當歸鴨與藥燉排骨等,可以說,都是閩南菜的遺緒。
日治時代,台灣菜則加入了日本料理的元素。日治,是一個殖民統治的時期,台灣本地的民眾,尤其是仕紳,在當時的文化大環境下,會有意地學習日本人的生活與飲食方式。其中,生魚片,則是日本飲食進入台灣文化的一個鮮明例子。有趣的是,台灣人食用生魚片時,習慣抹上大量的生芥末,讓這個日式的飲食,添加了幾分台灣本地的色彩。在日治時期,台灣菜的不和不漢,開始了台灣菜融合的性格。
台灣菜中,值得一提的是,從日治時代到戰後初期所流行的酒家菜。酒家,是當時時尚的飲宴場所;從酒家,發展出了台灣菜一個非常鮮明的文化性格。由於要下酒,所以酒家菜有很多是油炸的菜色,如鹽酥蝦、排骨酥與炸白鯧魚。此外,酒家菜還大量使用了當時最時尚的乾貨與罐頭:乾貨,如九孔、烏魚子與香菇等;罐頭,則如鮑魚、蟹肉與螺肉。
1949年,大批的外省移民,從中國大陸各地,遷居到台灣;中國各地的飲食,也集中到了台灣島上。這是台灣菜的一個大的文化融合。我個人認為,這時期從中國大陸各地進入到台灣的飲食,可以區分為兩個大的文化系統。一個系統,是精英階層,各個菜系的餐館料理;包括北方菜、江浙菜、湖南菜、四川菜、廣東菜…..等等。在當時,中國大陸經過了諸多的政治運動,傳統飲食文化遭遇斷層,卻偶然地在台灣保留了下來。另一個系統,則是在基層的眷村菜。在眷村中,大江南北的人們,群居在大雜院中,發展出了獨特的、各個地方家常菜大雜燴的飲食文化,也成為了今天台灣菜的一個特殊風景。
從歷史上來看,有一些料理,是在台灣本地所自創的。早期的台南棺材板,便是一例;棺材板是當時的台灣人,對西式時尚飲食的想像與模仿,而自創出來的一種新料理。另一個例子,是紅燒牛肉麵;來台的老兵,將回民的清燉牛肉湯,改變成用四川豆瓣醬紅燒的牛肉湯,而在台灣廣為流傳普及。此外,溫州大餛飩、福州麵與蒙古烤肉,也是在台灣在地所創造出來的料理。溫州,沒有溫州大餛飩;福州,沒有福州麵;蒙古,沒有蒙古烤肉。這些因為外省移民營生的現實需要與鄉愁的想像,而發展出來的飲食,在今天,已經成為道道地地的台灣菜了。
移民、殖民、戰爭與再移民,一個一個的歷史階段,為台灣菜,注入了不同的內涵。或許,台灣菜,是不容易被界定的;但如果,我們有機地來理解台灣菜,那麼,一個文化的圖像,就會逐漸清晰。承先啟後,台灣菜的未來,仍令人期待!
台灣菜是什麼?相信很多美食專家,都被問倒了。我個人並不是美食或飲食文化的專家,但在我的學習之中,我感覺到,在台灣複雜而融合的歷史背景中,台灣菜是一個在移民、殖民與戰爭的過程中,有機發展的飲食文化。
台灣最早期的移民,來自福建;很自然地,台灣菜會受到福建菜的影響。可以說,台灣菜最核心的骨幹,就是福建菜在台灣的在地化。其中,除了福州菜,清淡偏酸甜的風味,融入了台灣菜的口味之外,移民主流的閩南菜,也成為了台灣菜的主要內容。閩南菜,重視佐料,有很多湯湯水水形式,並且會用中藥材入菜。台灣菜中的封肉、當歸鴨與藥燉排骨等,可以說,都是閩南菜的遺緒。
日治時代,台灣菜則加入了日本料理的元素。日治,是一個殖民統治的時期,台灣本地的民眾,尤其是仕紳,在當時的文化大環境下,會有意地學習日本人的生活與飲食方式。其中,生魚片,則是日本飲食進入台灣文化的一個鮮明例子。有趣的是,台灣人食用生魚片時,習慣抹上大量的生芥末,讓這個日式的飲食,添加了幾分台灣本地的色彩。在日治時期,台灣菜的不和不漢,開始了台灣菜融合的性格。
台灣菜中,值得一提的是,從日治時代到戰後初期所流行的酒家菜。酒家,是當時時尚的飲宴場所;從酒家,發展出了台灣菜一個非常鮮明的文化性格。由於要下酒,所以酒家菜有很多是油炸的菜色,如鹽酥蝦、排骨酥與炸白鯧魚。此外,酒家菜還大量使用了當時最時尚的乾貨與罐頭:乾貨,如九孔、烏魚子與香菇等;罐頭,則如鮑魚、蟹肉與螺肉。
1949年,大批的外省移民,從中國大陸各地,遷居到台灣;中國各地的飲食,也集中到了台灣島上。這是台灣菜的一個大的文化融合。我個人認為,這時期從中國大陸各地進入到台灣的飲食,可以區分為兩個大的文化系統。一個系統,是精英階層,各個菜系的餐館料理;包括北方菜、江浙菜、湖南菜、四川菜、廣東菜…..等等。在當時,中國大陸經過了諸多的政治運動,傳統飲食文化遭遇斷層,卻偶然地在台灣保留了下來。另一個系統,則是在基層的眷村菜。在眷村中,大江南北的人們,群居在大雜院中,發展出了獨特的、各個地方家常菜大雜燴的飲食文化,也成為了今天台灣菜的一個特殊風景。
從歷史上來看,有一些料理,是在台灣本地所自創的。早期的台南棺材板,便是一例;棺材板是當時的台灣人,對西式時尚飲食的想像與模仿,而自創出來的一種新料理。另一個例子,是紅燒牛肉麵;來台的老兵,將回民的清燉牛肉湯,改變成用四川豆瓣醬紅燒的牛肉湯,而在台灣廣為流傳普及。此外,溫州大餛飩、福州麵與蒙古烤肉,也是在台灣在地所創造出來的料理。溫州,沒有溫州大餛飩;福州,沒有福州麵;蒙古,沒有蒙古烤肉。這些因為外省移民營生的現實需要與鄉愁的想像,而發展出來的飲食,在今天,已經成為道道地地的台灣菜了。
移民、殖民、戰爭與再移民,一個一個的歷史階段,為台灣菜,注入了不同的內涵。或許,台灣菜,是不容易被界定的;但如果,我們有機地來理解台灣菜,那麼,一個文化的圖像,就會逐漸清晰。承先啟後,台灣菜的未來,仍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