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才子佳人的優雅:談法國宮廷的芭蕾與明代文人的崑劇

發表於 : 2015-08-02, 22:31
李若凡
李 若 凡




在西方的歐洲與東方的中國,在表演藝術上,都出現了才子佳人的流行題材。這樣的相似性,形成了一個有趣的文化對比。

芭蕾,興盛於法國的波旁宮廷,到後來被十九世紀的富裕資產階級所繼承。法國波旁宮廷,在路易十四時期,國力強盛、推展文化,形成了文化上的巴洛克時期。到了路易十五與路易十六時期,王室與貴族奢華,在龐畢度夫人與瑪麗安東尼皇后引領的時尚下,又進入了洛可可時期。法國貴族被推翻之後,十九世紀的富裕資產階級,又接續了芭蕾的品味文化。1870s之後,巴黎,政治穩定(民主政治確立/普法戰爭之後),工業革命、經濟富裕、資產階級興起,社會開放、個人尋求做自己,海外殖民又擴展了文化的視野,芭蕾文化,又被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崑劇,則興盛於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之間。明代,朝政黑暗腐敗,但民間的經濟文化,卻是異常富裕繁榮的。尤其在江南,在商業的帶動下,文人有了充裕的物質條件做支撐,發展出了許多精緻的文化工藝與活動。另一方面,文人在政治上受到壓抑,又讓他們轉而向文化與藝術方面,尋求慰藉。崑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江南地區流傳開來的。

芭蕾,有基本的舞蹈動作型式:快舞最大特色是跳躍與旋轉,舞者隨著迅速的音樂舞蹈,活潑迅速而華麗;慢舞以緩慢的動作,或以單腳支立平衡身體,構成優雅曲線的舞步與舞姿,充滿了纖細的美感。芭蕾便是靠編舞,將這些動作組合成一套讓觀眾有感覺的表演,搭配特別為舞蹈所編寫的音樂。

崑劇,則是糅合了唱唸做表、舞蹈,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唸語音為「中州韻」。有優美的文筆,加上絲竹音樂與崑腔儂軟的唱腔,搭配細緻的肢體動作,氣質細膩而優雅。

才子佳人,是抒情而平易的主題。在芭蕾與崑劇的題材表現上,不約而同的展現了才子佳人的美感。就我個人的暸解,崑劇的表演形式雖保守,但基本上,明末文人的崑曲故事,有一些暗示是要稍比法國宮廷芭蕾的故事來的淫蕩色情一些。但總的來說,兩者都是內斂的情感表達。崑曲婉約,芭蕾流暢,用細膩優雅的形式,來表現愛情故事。

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美感,只有在經濟富足,且文化高度發展的環境,才有可能出現。法國的波旁宮廷、十九世紀的巴黎中產階級與明中晚期的江南文人,不正是符合此種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