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台灣的前輩畫家:談李石樵、陳澄波與廖繼春
發表於 : 2017-02-01, 21:42
李 若 凡
台灣本地,對於台灣的幾位前輩畫家的研究,早已汗牛充棟;而在拍賣市場上,幾位畫家也早已受到收藏家的肯定。本文,我想以一個後輩學習者與欣賞者的角度,來談談我看到的幾位台灣前輩畫家。
我看到的李石樵,在技法與形式上,嚴謹、保守,寫實性較強。純樸的質感中,帶有一種堅毅;在情感上,則相當厚重。總覺得李石樵畫中的人物,有濃的化不開的心情與牽掛。
其次,我看到的陳澄波,最大的特色,是他對(台灣的)陽光的描繪,有其獨特的手法與情調。那種在台灣大太陽底下,被曬的發熱發燙的泥土地,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展現出陳澄波所看到的台灣景象。
最後,我看到的廖繼春:與李石樵相反,廖繼春的畫作,其情感是較輕的,經常是以他旅遊的風景為主題。然而,廖繼春在技法與形式上,則有較多新的嘗試與變化;相較於李石樵,也較為大膽。我個人覺得,廖繼春向現代主義靠近的立場,也是三位之中最明確的。
抒情,則是三位畫家,共通的美感調性。三位畫家,技法與主題,或許不盡相同,但都帶有台灣本土那種溫良與適意的氣質。不論是從傳統華人文化來看,或從日治時代的日本文化來看,這種屬於亞熱帶的情緒,都是台灣的一個特色。
我個人最喜歡三位畫家的作品,分別是李石樵的《合唱》、陳澄波的《夏日街景》以及廖繼春的《愛河》。《合唱》真摯的情感、《夏日街景》明亮的陽光以及《愛河》帶有現代主義調性的抒情,三位畫家各自用了自己的特色,描繪出他們眼中的寶島風情。
三位畫家,隨著其人生的過程,都各自有其風格的變化。我並不是研究三位畫家的專家,僅能就三位較普遍被熟知的主要風格,談談自己的感受。我個人覺得,專家,固然要對他所研究的藝術家生平的各種風格,都深入瞭解;但對於我們只是喜好藝術,而非以藝術研究作為專業的人來說,能掌握一位自己喜歡的藝術家,他主要的藝術風格,並建立自己的喜好與品味,應該就已經足夠了。
亞熱帶的風,輕拂過.........
台灣本地,對於台灣的幾位前輩畫家的研究,早已汗牛充棟;而在拍賣市場上,幾位畫家也早已受到收藏家的肯定。本文,我想以一個後輩學習者與欣賞者的角度,來談談我看到的幾位台灣前輩畫家。
我看到的李石樵,在技法與形式上,嚴謹、保守,寫實性較強。純樸的質感中,帶有一種堅毅;在情感上,則相當厚重。總覺得李石樵畫中的人物,有濃的化不開的心情與牽掛。
其次,我看到的陳澄波,最大的特色,是他對(台灣的)陽光的描繪,有其獨特的手法與情調。那種在台灣大太陽底下,被曬的發熱發燙的泥土地,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展現出陳澄波所看到的台灣景象。
最後,我看到的廖繼春:與李石樵相反,廖繼春的畫作,其情感是較輕的,經常是以他旅遊的風景為主題。然而,廖繼春在技法與形式上,則有較多新的嘗試與變化;相較於李石樵,也較為大膽。我個人覺得,廖繼春向現代主義靠近的立場,也是三位之中最明確的。
抒情,則是三位畫家,共通的美感調性。三位畫家,技法與主題,或許不盡相同,但都帶有台灣本土那種溫良與適意的氣質。不論是從傳統華人文化來看,或從日治時代的日本文化來看,這種屬於亞熱帶的情緒,都是台灣的一個特色。
我個人最喜歡三位畫家的作品,分別是李石樵的《合唱》、陳澄波的《夏日街景》以及廖繼春的《愛河》。《合唱》真摯的情感、《夏日街景》明亮的陽光以及《愛河》帶有現代主義調性的抒情,三位畫家各自用了自己的特色,描繪出他們眼中的寶島風情。
三位畫家,隨著其人生的過程,都各自有其風格的變化。我並不是研究三位畫家的專家,僅能就三位較普遍被熟知的主要風格,談談自己的感受。我個人覺得,專家,固然要對他所研究的藝術家生平的各種風格,都深入瞭解;但對於我們只是喜好藝術,而非以藝術研究作為專業的人來說,能掌握一位自己喜歡的藝術家,他主要的藝術風格,並建立自己的喜好與品味,應該就已經足夠了。
亞熱帶的風,輕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