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回首過往—Joni Mitchell的「旅途隨筆」(Travelogue)

歡迎在此分享您的讀書心得,或回應[url=http://life.fhl.net]心靈小憩網站[/url]的文章觀點!也可以投稿喔!

版主: Robertpsycho月童

版面規則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不只是回首過往—Joni Mitchell的「旅途隨筆」(Travelogue)

文章小地震 » 2003-11-02, 18:30

 [color=blue][b][size=150]Joni Mitchell - Travelogue(旅途隨筆)[/size][/b][/color]

   Date of Release: Nov 19, 2002
   AMG Rating: ★★★★☆
   Genre: Rock
   Styles: Singer/Songwriter



  去年11月(2002年),Joni Mitchell新專輯[color=blue]Travelogue[/color](旅途隨筆)甫發行時,音樂雜誌Rolling Stone在滿分五顆星的評比中,只給了兩顆星;音樂網站All Music Guide的評分則來得較遲,遲至今年3月才出現,給了這張新專輯四顆半星的高評(滿分同樣是五顆星)。若你要問我的意見為何,我會傾向支持後者。

  不過老實說,一開始對Joni的新專輯其實並不抱以太多信心。畢竟Joni以管弦樂編曲、演唱並非同一遭。2000年專輯[color=darkblue]Both Sides, Now[/color](一體兩面)即是這樣的作品。這張專輯我從來都沒有聽完過,冷澀難懂的爵士非我所好。這也是為何我對Joni此次出擊並未予以太多期待,想說買回來、擺\著收藏即可,算是盡一個「老」樂迷的責任。

  但這樣的擔心只是多餘。2002年的新作和前作有著本質上的不同。Both Sides, Now專輯中Joni演唱者,主要是1930、40年代的爵士名曲(其中的 A Case of You與 Both Sides, Now則為舊作);Travelogue則是Joni挑出過去30年歌唱生涯中的舊作,以管弦樂重新編曲、演唱的方式,賦予這些曾被人注意,或被人忽略的作品新的生命。

  Joni的音樂生涯自1960年代中期迄今,創作風格幾經轉折。在Reprise旗下發行的[color=darkblue]Song to A Seagull[/color](1968)、[color=darkblue]Clouds[/color](1969)、[color=darkblue]Ladies of the Canyon[/color](1970)幾張作品,使人發現Joni作為一演唱、作詞、作曲等多方面表演者具備的天分。如詩如畫般的詞作使Joni的作品在同類型的歌手創作中,藝術氣質顯得格外濃厚。之後發行的[color=darkblue]Blue[/color]專輯(1971),不僅被認為是[color=darkred]onfessional [/color][color=darkred]singer/songwriter[/color]一類樂風的重要代表作品;在評選1970年代具代表性的音樂創作中,也常被選入其中。Joni曾自言:「在這些歌聲中,沒有一顆音符不是真實的」(there's hardly a dishonest note in the vocals)。

  但Blue專輯的自省風格並未持續太久。Joni在稍後的專輯[color=darkblue]For the Roses[/color](1972)即向樂迷預示了她下一步的發展:[color=darkred]Jazz/Folk[/color]。稍後發行的 [color=darkblue]Court & Spark[/color](1974)、[color=darkblue]The Hissing of Summer Lawns[/color](1975)、[color=darkblue]Hejira[/color](1976)都是這類的作品,實驗風格也漸趨濃厚。在詞作上,Joni也將筆觸從個人心境、生活的描寫逐漸轉
至對社會議題的探討、批判。樂評、樂迷對Joni這樣的轉變的反應是兩極的,接受者有之,但更多是對這樣的偏移的口誅筆伐。強烈的實驗色彩創作直至1980年代結束,1991年的[color=darkblue]Night Ride Home[/color]專輯顯現的是Joni對作為自己創作根源的民謠曲風的回歸。Joni原本高亢清亮的嗓音,也因煙草長時期的燻染,而變得沙啞粗糙;在詮釋上也更表現出自省時期的天真、浪漫所沒有的洗鍊與滄桑。

  1970年代中期後的大膽創新使人忽略Joni在音樂創作上的表現,Travelogue專輯則補足此遺憾。在選曲上,Joni並未特別偏好使其大鳴大放的自省民謠創作,而是以一些常被人的忽略的歌曲作為回顧其長達四十年的音樂之旅的見證。不同時期、不同題材的創作,因著相同的管弦樂編曲,而在風格上達到統一。重新編曲、演唱的曲子,在與原作相較,則有遽變或沿襲原作精神等不同表現。重新詮釋的Woodstock或許\會讓習慣了原來以電鋼琴為主要樂器的聽者感覺消化不良。但這只是少數的特例。出自1994年[color=darkblue]Turbulent Indigo[/color]專輯的The Sire of Sorrow(Job's Sad Song)仍令聽者感到Job在上帝試煉中的哀戚與不堪;儘管管弦樂再優雅,也絲毫未減Joni在Sex Kills中傳達出、對社會虛偽公義的強烈批判(Justice, just ice)。用來描寫人屆中年卻仍不上不下、不知何所處的Chinese Cafe/Unchained Melody在現在的Joni唱來,再多的感嘆與不堪,似乎也已因年歲增長、心境豁達而得到解放。Amelia、Refuge of the Roads、Cherokee Louise等歌曲,在聽過後則會讓我想再拿起爵士味已逐漸濃厚的1970年代中期後的專輯仔細品味。對我而言,Travelogue絕非一張僅是感嘆、緬懷過去美好歲月的紀念專輯,而是提供一個機會,重新聆聽那些因為自己的不了解、不懂事而被遺忘的Joni經典,用一個新的角度欣賞Joni 在她四十年的音樂旅程中留下的點點滴滴。

  過去Joni在發行新專輯的同時,常向訪問她的媒體宣告這將是她的最後創作。在去年Travelogue專輯發行時,Joni也再度向訪問她的Rolling Stone雜誌宣告她結束在流行樂壇創作的決心(也趁機把目前「腐化」、「沒內容」的流行音樂創作給狠狠臭罵了一頓)。姑且不論Joni這次的下定決心會堅持到幾時,在無法預料未來會有什麼狀況(畢竟Joni現在也已經年滿60了)下,我們也只能謝謝這位創作不懈的歌者為愛好音樂者帶來的諸多美好,並期待某一天這位老祖母忘記她自己說過什麼,再向我們述說她所知道的生命故事,一如以往。

 
 
最後由 小地震 於 2003-11-30, 23:49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文章小地震 » 2003-11-02, 19:00

1. 大概TAIHO、小天使、小兔等都知道Joni Mitchell算是我
這幾年來最喜歡的一個歌手。這篇介紹大概暑假就已經打
算寫,不過寫了前兩段就停了下來,直到這兩天才又想到。
就把寫好的幾段修了修後,補上想加的。

2. Joni Mitchell實在是有太多可以說的東西。Ladies of the
Canyon、Blue、Court & Spark、Hejira、Turbulent
Indigo這些專輯都值得我窮盡所有自己已知的語彙大力推薦。
幾年前的致敬演唱會和1971年與James Taylor在英國舉行
的演唱會實況也讓人有太多感動可以說說。Woodstock、
、Big Yellow Taxi、Ladies of the Canyon、The Last
Time I Saw Richard、Chinese Cafe、Shadows & Light
等歌曲也都值得單獨拿出來提。就怕自己已經會的形容詞完全
不夠用。sigh.............................................

3. 關於Joni Mitchell的歌詞,有篇現成的翻譯可以貼出
(應該在校園逼逼上都沒有出現過)

Joni Mitchell - Both Sides, Now

   Rows and floes of angel hair
     有天使如波浪般的長髮飄動
   And ice cream castles in the air
     也有如霜淇淋般的空中城堡
   And feather canyons ev'rywhere
     飄散四處的羽毛將大街妝點得多彩多姿
   I've looked at clouds that way
     這是我觀察天上雲朵漂浮的方法之一

   But now they only block the sun
     然而現在雲兒漸漸遮住了太陽
   They rain and snow on ev'ryone
     在走過的每個人身上灑下雨滴與雪花
   So many things I would have done
     其實有很多夢想早就可以完成
   But clouds got in my way
     只是雲兒擋住了我前面的路

   I've looked at clouds from both sides now
     啊 這就是我看待雲兒的兩種方式
   From up and down, and still somehow
     從上看從下看 也或許\還有其他欣賞的方式
   It's cloud illusions I recall
     但這就是我能從雲朵漂浮看到的景象
   I really don't know clouds at all
     我想 其實我根本不懂雲的心情

   Moons and Junes and Ferris wheels
     無數個月亮出現的夜晚 無數個曾經走過的六月季
     以及曾經搭乘摩天輪的經驗
   The dizzy dancing way you feel
     也就像你在狂舞時感到的頭暈目眩
   As ev'ry fairy tale comes real
     如同每個成真的童話故事
   I've looked at love that way
     這就是我看待愛情的方式

   But now it's just another show
     但愛情其實也有它的另外一面
   You leave 'em laughing when you go
     當他們哈哈大笑時 你選擇轉身離去
   And if you care, don't let them know
     如果你真的在乎 就別讓他們知道
   Don't give yourself away
     記住 不要放棄對自己的堅持

   I've looked at love from both sides now
     啊 這就是我看待愛情的兩種方式
   From give and take, and still somehow
     從人與人相處之間的施與受 但也可能還有另一種理解它的方式
   It's love's illusions I recall
     但現在的我只能從愛身上看到這些
   I really don't know love at all
     或許\現在的我仍然不知愛究竟為何物

   Tears and fears and feeling proud
     一滴滴自眼眶掉落的淚\珠 一種莫以形狀的恐懼
    還有一種狂妄似的驕傲
   To say "I love you" right out loud
     這是我大聲喊出「愛妳」時的心情
   Dreams and schemes and circus crowds
     一個個的夢想 一個個計畫 還有一場場的馬戲表演
   I've looked at life that way
     這就是現在我看待生命的方式

   But now old friends are acting strange
     但不知不覺中 熟悉的老朋友也開始感覺陌生起來
   They shake their heads, they say I've changed
     他們搖了搖頭 說我早已不是原來的我
   Well something's lost, but something's gained
     但老實說 當你得到了某些東西 你也必定會失去一些
   In living ev'ry day
     這就是我們每天生活的戲碼

   I've looked at life from both sides now
     啊 這就是現在我用來看待生命的兩種方式
   From win and lose and still somehow
     從成功\ 從失敗 但或許\還有其他我仍未發覺的方式
   It's life's illusions I recall
     然而這就是目前我可以從生命看到的景象
   I really don't know life at all
     或許\現在的我還是不能明白生命究竟為何

   I've looked at life from both sides now
     啊 這就是現在我用來看待生命的兩種方式
   From up and down, and still somehow
     從上看 從下看 也或許\還有其他待我發覺的方式
   It's life's illusions I recall
     但這就是現在的我所能從生命發現的景象
   I really don't know life at all
     或許\ 我還不明白 活著 究竟是為了什麼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文章小地震 » 2003-11-06, 18:32

   看到自己寫的東西出現在心靈小憩的首頁
 的感覺真是詭異啊。 :bduh: :bduh: :bduh: :bduh: :bduh: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文章月童 » 2003-11-06, 19:41

小地震加油!希望常看到你的好文章。

:PA: :PA: :PA: :PA: :PA: :PA: :PA: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img]http://life.fhl.net/gospel/puma.gif[/img]

亞比該
普通寫手
普通寫手
文章: 76
註冊時間: 2003-10-07, 10:23
來自: Taiwan
聯繫:

文章亞比該 » 2003-11-07, 13:12

愛好音樂的我...已經開始迫不及待想衝去音樂行
看了小地震的介紹後..或許\可聽度很高喔...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文章小地震 » 2003-11-07, 13:39

[quote="亞比該"]愛好音樂的我...已經開始迫不及待想衝去音樂行
看了小地震的介紹後..或許\可聽度很高喔...[/quote]


呃,說的坦白一點
儘管我很喜歡 Tavelogue,但我不建議以此作為欣賞
Joni Mitchell 的起點
因為新聽眾可能一開始聽到 Joni 聲音就皺眉頭
昨天在國內某個拍賣網頁上有看到賣家在出售幾張早期的 Joni 專輯
包括最最經典的 blue、ladies of the canyon、court and spark等
這比較適合作為起點
循序漸進,之後會比較容易發現 Travelogue 中 Joni 展現出的火候與功\力

Travelogue 專輯除了上面的介紹
在包裝上可以說是這幾年來我買過的專輯少見的精緻
雙溪低精裝版包裝,除了歌詞外
裡面有多幅 Joni 的畫作
Joni 本身就是藝術大學的學生
如詩詞般的歌詞,精美的油畫,和 Joni 用現在的歌聲詮釋過去的作品
一個創作者三十年的生命歷練以及對自己創作生命的經營盡現於其中

如果你對 Joni 的現場有興趣
也可以把我加入你的 msn(如果你有在用的話)
這樣還可以順便分享我這兩年在網路上收集的、未發行的 Joni 現場演唱
包括在幾年前的致敬演唱會上,Joni 親自演唱的 Both Sides, Now


研究室正瀰漫歌德搖滾戲劇般背景音樂
彷彿被帶進一個已被遺忘的神話世界中的小地震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文章小地震 » 2003-11-07, 22:47

[quote="小地震"][quote="亞比該"]愛好音樂的我...已經開始迫不及待想衝去音樂行
看了小地震的介紹後..或許\可聽度很高喔...[/quote]

儘管我很喜歡 Tavelogue,但我不建議以此作為欣賞
Joni Mitchell 的起點
因為新聽眾可能一開始聽到 Joni 聲音就皺眉頭
昨天在國內某個拍賣網頁上有看到賣家在出售幾張早期的 Joni 專輯
包括最最經典的 blue、ladies of the canyon、court and spark等
這比較適合作為起點
循序漸進,之後會比較容易發現 Travelogue 中 Joni 展現出的火候與功\力
[/quote]

今天下午回完這篇,要走路到科技大樓搭捷運時
突然想到上面寫的可以舉幾個例子說的比較清楚

The Last Time I Saw Richard 是我上研究所後最最鍾愛
的 Joni 作品
這首歌是 1971 年的 Blue 專輯的終曲
曲首的琴聲予人暮然回首、心感情怯的惆悵
這首歌是描寫 Joni 和舊友 Richard 的故事
一個曾有過理想的年輕人在夢想的破滅後,變得憤世嫉俗
走入家庭,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
予人無限傷感
但在 Travelogue 六十歲的 Joni 詮釋起來
卻讓人覺得兩個已經白髮蒼蒼的老友再度聚首
笑談過往雲煙,在多的不堪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美好

至於在聆聽 Chinese Cafe/ Unchained Melody 時也是如此
這首歌出自 1982 的 Wild Things Run Fast
當時 Joni 已年屆四十
歌一開始三句 Caught in the Middle, Carole we're middle class,
We're middle-aged. 讓人感到卡在人生中年無所適從的徬徨
這首歌最讓我感到動容的歌詞是接著的
Now your kids are coming up straight.
My child is a stranger. I bore her, but I could not raise her.
這是 Joni 個人生命經驗的寫照
大概是 1960 年代中吧,Joni 生了一個女兒
因為無力扶養,只能交給社福機構收養
之後差不多是 1990 年代中
Joni 向訪問的媒體揭露這段過去
無遠弗屆的現代媒體科技讓 Joni 順利找到自己的女兒
可以想見 2002 年 Joni 唱著這首歌時會有的心情

因為對 Joni 先前的作品有那麼多的理解
所以在聽 Travelogue 更能瞭解在四十年的創作生涯中表現
出的人生況味

我希望自己到了四十歲時,可以以 Woodstock 和上面三首歌
為背景寫篇東西出來

btw, 下午到防委會時
朋友問我為什麼會喜歡 Joni、為什麼會寫這樣感覺的東西
她說,光看文字,會以為寫的人已經四十多歲
不知為何,我欣賞這樣的評語
:P

亞比該
普通寫手
普通寫手
文章: 76
註冊時間: 2003-10-07, 10:23
來自: Taiwan
聯繫:

文章亞比該 » 2003-11-07, 23:11

呵...或許\小地震也算是個多愁善感的人吧?! :P
Joni的一生其實有很多令人感傷之處...
猜想她的音樂應該有著難以言喻的淡淡憂傷吧?!

開始對這位歌者產生好奇了.........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文章小地震 » 2003-11-09, 01:50

[quote="亞比該"]呵...或許\小地震也算是個多愁善感的人吧?! :P
Joni的一生其實有很多令人感傷之處...
猜想她的音樂應該有著難以言喻的淡淡憂傷吧?!

開始對這位歌者產生好奇了.........[/quote]

[color=darkblue] Joni 另一首最叫我心動的作品就是前幾篇 po 的翻譯
   Both Sides, Now
 這首歌最先收錄在 1969 年的 Clouds 專輯
 之後 1996(?)的精選以及 2000年的 Both Sides, Now
  Joni 都又在一次將這首歌選進專輯裡
 並在致敬演唱會上親自演唱
 我不知道 Joni 的生命究竟有多少感傷,畢竟每個生命都是充滿悲喜
 不是嗎?
 但我永遠記得 Both Sides, Now 的最後一句歌詞
  "I really don't know life not all" 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生命究竟為何物
 1969年,Joni這樣說
 2000年,Joni用她沙啞的嗓音淺吟
 經歷再多,在生命真正終了時,都對生命保持好奇[/color]




         [color=olive]原我來這樣寫會被稱為「多愁善感」
          被 Sinead O'Connor 的 You Make Me the Thief of Your Heart 的小地震[/color]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文章小地震 » 2003-11-27, 22:32

  去年,我因著在校園逼逼上介紹 Amy Grant,認識了
在澳洲的小兔。今年年初,同樣是在校園逼逼,因為站上的
一篇回文,讓我和現在人在美國的哈屁屁有所聯絡。除了和
他聊音樂,還成為我在美國的特派購物員。今天,因著在小
憩上寫了篇 Joni Mitchell,以及順手貼出來的 Both Sides,
Now 歌詞翻譯,我又多認識了一個朋友,從台灣去,現在
在英國唸書。他因為看電影時聽到 Joni 的 Both Sides,
Now,試著用搜尋引擎找相關資料時,便發現小憩上的這
篇文章。在讀完後,也順便把該篇文章的作者加quote="小地震"]來不太想在虛擬社群上寫任何東西的,幸好我未曾停
下敲著紀錄自己聆聽經驗的鍵盤的手,讓我又多認識了一個
朋友。且又剛好是在明年春天想要造訪的國家。

  喜歡這樣不期而遇的共鳴與交集。


[quote="小地震"]

Joni Mitchell - Both Sides, Now

   I've looked at life from both sides now
     啊 這就是現在我用來看待生命的兩種方式
   From up and down, and still somehow
     從上看 從下看 也或許\還有其他待我發覺的方式
   It's life's illusions I recall
     但這就是現在的我所能從生命發現的景象
   I really don't know life at all
     或許\ 我還不明白 活著 究竟是為了什麼[/quote]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文章小地震 » 2003-12-10, 00:20

在有時間生文章前,這個文章串可以這樣一直讓我用下去呢 :P

昨晚睡前,抽出了 Joni Mitchell 的精選集來聽
想著寫她的下一步
聽到 Come in from the cold 的時候
突然有股衝動起來
便又穿了衣服、上樓搜尋 Joni 女士的相關資料
[color=darkblue]之前在寫 Joni 的音樂時,主要是以自己的聆聽感受作為書寫的泉源
在搜尋資料時,則是在想有沒有可能回到每一張專輯發行的當時、場景
去看看當時的人、甚至是歌手本身如何去看自己目前的創作和過去的作品[/color]這樣的想法來自於搜尋 Kate Bush 先前專輯資料的成果
發現有一個站依年代收了幾千篇的文章、報導
(像在一篇1994年的訪問中,Joni 就說她不喜歡被當成是一個時代的里程碑
不希望人家看到她時,只希望她唱 woodstock 或 big yellow taxi,因為她
是不斷在創做、前進的。她也提到與其說她是個歌手,不如說她是個畫家。
讓我又有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我以為喜愛的歌手。)
足以讓我實現突然湧起的小小衝動
看來憑藉著這個巨大的資料庫
要完成自己的願望可以說是輕而易舉呢 ;) ;) ;) ;) ;)

果然寫文章還是得勤勞些,資料的搜尋是絕對必要的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回到「心靈小憩《網路讀書會》與文章閱讀回應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