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ove Affair with Books

歡迎在此分享您的讀書心得,或回應[url=http://life.fhl.net]心靈小憩網站[/url]的文章觀點!也可以投稿喔!

版主: Robertpsycho月童

版面規則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A Love Affair with Books

文章小地震 » 2004-01-04, 02:12

 
 
  上禮拜和maysue在大世紀看完電影後,又到「茉莉」晃了一圈。因著從
年初迄今自己花在書上的錢暴增,在前幾天又在茉莉拎了幾本書走後,便決定
買書不能再這樣毫無克制了。所以那天去茉莉,主要是maysue去找書,自己
只是當陪客。自己這幾個月的「書運」大概真的很旺吧。一進茉莉,沒多少功
夫就在小說一區找到一本自己有興趣的書。翻了翻內容,似乎還值得一看,但
我之前的決心到底算什麼呢?因為深怕決定要買後回頭拿書,書已被另一個愛
書人給拾去,我拿著書在店裡閒晃,在買與不買間猶豫不定。
 
 
  晃到店員整理新近二手書的那區,眼尖的我在櫃臺後面的架上看到一套小
說,似乎是時報出的卡爾維諾的義大利童話。恰好,店員從旁經過,我便抓了
她來問。她的回答肯定了我的猜測,卻也進一步告訴我,那是店裡自己的書,
是非賣品。
 
 
  話匣子一開,我便抓住機會和店員聊下去,好奇地問最近為什麼店裡的新
書一堆,讓人每次一去,總不會空手而返?她說每個人對書的態度不一樣。有
些人買書是為了保存;有些人書買了、看了,覺得沒有必要留著,就會把它送
到二手店去。這樣對書的方式對只收書不丟書的我是難以想像的。後來,我又
拿起手上的書,問這是誰丟的,值得買嗎?在猶疑該怎麼回答時,一個客人正
好從旁經過,店員便指著她說,問她吧,因為書就是她丟出來的,她是一手。
 
 
  事情出人意料的發展讓我當場笑起來,也從兩位似乎是朋友的店員與客人
身上聽到不少東西。最後,maysue去櫃臺結帳時,我還是決定把書放回架上,
把收藏它的機會讓給另一雙慧眼。近月來少有的一次空手而返,但帶給我的,
卻是一次美好的二手書店經驗。
 
 
  昨天,當我再一次回想這件發生在不久之前的的事時,思緒不斷往更早之
前的記憶追溯,我想起了小學讓我開始看書的老師,想起了小時候讓我買進一
本本東方出版社發行的少年文學讀物的書店,以及每個生活階段,對我最有影
響與啟發的作家與作品。
 
 
  閱讀,可以是種複雜的社會行為,如報紙大約每週出現的一次閱讀版上的
新書發行概況,書店統計的銷售排行榜,年度最佳圖書,甚至是對每個不同人
口群的閱讀習慣進行調查、分析。但閱讀也可以是非常個人的,如什麼是自己
喜歡的書,喜歡去的書店,習慣用來閱讀的時間、地點等等。閱讀的社會面,
交給學者、出版社或是書商去傷腦筋。我只想為閱讀之於自己具有的意義,以
及逐漸由「閱讀」發展出的各種行為,包括定期/不定期購入的書、購買/閱
讀動機、去過的書店、曾經遇過或是曾就書的內容進行討論的人,留下記錄。
那或許是滿載而歸的感動,也可能是空手而返的失落;或許是書裡遇知己的欣
喜,也可能是因彼此評價、意見不同而起的衝突。
  
  Helene Hanff以一本小小的84, Charing Cross Road為這個世界的愛
書人留下一份人與書、人與人間的邂逅最美的紀錄。闢地記錄自己和朋友間與
書的一二三事自然也是受了Hanff的啟發。無意另創一份經典,只願這些點點
滴滴不被遺忘。
 
 
  生活瑣事以日記記,並將生活中任何與書有關的人、事、物抽出,另闢「
記」所,並名之"A Love Affair with Books"。
 
 
 
最後由 小地震 於 2004-08-18, 17:26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半價書店遊記 001

文章小地震 » 2004-01-28, 21:28

[size=150][color=blue]半價書店遊記001[/color][/size]

  聖誕節有位朋友慣例送了我一張五十元「半價書店」(Half Price Book-store) 禮券 :flyangel: 。「半價書店」是我居住的城市新舊書兼賣的連鎖書店,走運的話,可以很便宜的價格買到全新的書。聖誕節前後忙得不可開交 #-o ,沒什麼閒情逸致去逛書店。這兩天終於有空,就拿著禮券去找書去了。


  我最常逛的是美術、宗教、小說三個部門。這次略過美術,先去宗教部門看看。瞄到一本薄薄的The Gutenberg Bible,裡面有不少古騰堡聖經的插圖,印刷頗為精美。 :lol:


  The Angel and the Ants:Bringing Heaven Closer to Your Daily Life。看書名就想買 ;) ,更何況是Peter Kreeft。這位Boston College的天主教學者,早年曾為《校園》雜誌推介,而且出了他的《快活人生—與20世紀蘇格拉底對話》,不過沒有引起太大迴響 :? 。手邊已經有了他的Making Sense Out Of Suffering、Love is Stronger Than Death、Christianity for Modern Pagans,再加上這一本吧。 :P


   :shocked!: 哇塞!全新的The Wisdom of Tenderness!這是靈修作家Brennan Manning前年的作品。他的成名作The Ragamuffin Gospel已經由「校園」譯成中文,書名是《衣衫襤褸的福音》。九一一發生的時候,恰好在讀他的Ruthless Trust—義無反顧的信靠!簡直就是為那樣的時機所寫的書。校園會陸續譯介他的作品,The Wisdom of Tenderness也正在翻譯中,只是這本原
價$21.95的精裝新書,只要$7.95,真是要偷笑了,而且只剩下一本。太得意了…. :d


  逛完宗教書,晃到兩個新進書籍的攤位,赫然看到The Red Tent。這是美國女作家Anita Diamant寫的聖經人物小說 :evil5: ,以雅各的女兒底拿為主角 (創世記34章)。我一向對聖經人物小說感興趣,手上已經有Frederick Buechner的The Son of Laughter,以雅各為主角;Evelyn Bence的Mary’s Journal,顧名思義是寫馬利亞。最近在看一位女作家Diane Glancy的The Closets of Heaven,寫死而復活的多加。耐人尋味的是,這些小說全部以第一人稱敘述故事。我自己多年前在教會刊物寫過一篇「抹大拉的馬利的獨白」(去年復活節完全改寫,投到信望愛的復活節專輯),那時還沒看過這些書,卻也以第一人稱書寫。莫非,想到聖經人物,我們都會不約而同以現身說法的方式重現他們的生平嗎? :occasion1 有意思......


  拾起了 Red Tent,又瞥見一本書,暗粉色、燙金花紋,極為典雅;書名是Patience and Fortitude: A Roving Chronicle of Book People, Book Places, and Book Culture。這種書名能不買嗎?更何況紙質與裝禎又是如此素雅,就算是不看,擺在書架上,三不五時拿下來賞玩封面也很過癮啊。而且,這本書原價要$35.00,這裡全新只要$9.99,心一橫就拎起來了。 ;)


  到了小說部門,小地震推荐的《暗房》,還有我一直在找的幾位小說家的作品都還不見蹤影 :dontknow: ,倒是發現了John Gadner的The Art of Fiction。Gadner是七八十年代優秀的美國小說家,死於摩托車車禍。這本書在其他小說家提過,即便自己不寫小說,也買來看看吧。小說家論寫小說,不知是一團漿糊,還是層次分明,呵呵......


  在架上也無意間找到久未謀面的Whale Song。很久以前,讀過Robert Siegel這位基督徒詩人,以「代贖」這個原型,卻是以鯨魚為主角所寫的奇幻小說。自己那本精裝的不知流落何方,眼前這版本紙質粗黃,而且破舊;可是只賣$2.50 :crazyeyes ,你打算怎樣?衝著懷舊的心情買下來吧。


  這時候,已經有點眼冒金星了。可是突然想到,CCM世紀百大專輯拔頭籌的是Amy Grant的 Lead Me On,這裡的二手西低裡會不會有呢?抱著僥倖一試的念頭,還真被我找到了!不過這張八十年代的專輯,封面設計實在有夠「聳」咧, :angryfire 不過是新片的半價。隔臨又看到Jaci Valasquez這位被喻為基督教界的Jennifer Lopez的歌手。我雖然喜歡聽拉丁風情的歌,但是又不想花原價買這些西低,現有二手正好,買回去聽聽看 (h) 。Stacie Orrico被Chris-tianity Today網路音樂雜誌選為2003最佳基督教女歌手。她的2000專輯$4.98,就算不好聽,也不是花的太冤枉,總得聽聽看才見分曉啊。

  Ok,就此打住,不能再買了,只會愈買愈多,還是早點打道回府才是...... :P
最後由 小地震 於 2004-03-21, 17:26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keyboard
高級寫手
高級寫手
文章: 206
註冊時間: 2003-08-30, 05:31

Re: [屁旨到] 半價書店遊記

文章keyboard » 2004-01-29, 06:57

[quote="小地震"]
   :shocked!: 哇塞!全新的The Wisdom of Tenderness!這是靈修作家Brennan Manning前年的作品。他的成名作The Ragamuffin Gospel已經由「校園」譯成中文,書名是《衣衫襤褸的福音》。九一一發生的時候,恰好在讀他的[color=red]Ruthless Trust—義無反顧的信靠[/color]!簡直就是為那樣的時機所寫的書。[/quote]

『[color=red]義無反顧的信靠[/color]』——嗯,蠻不錯的翻譯,我喜歡。令我想到一位長者曾說︰『[color=red]我以全部的生命當賭注,就算輸了也無所謂[/color]。』——來形容他信仰的力度——令我敬佩!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2004.01.30 [revisited] 2003年台北國際書展

文章小地震 » 2004-01-30, 22:08

去年書展逛完後寫的
在記下2004年的書展經驗前,先把這篇過去記錄轉貼在這
------------

  今天一早,和榕子搭了車到世貿參觀這次的國際書展。老實說,雖然
它已經舉行了十幾屆,但我卻是第一次蒞臨「盛會」。畢竟,對一個平常
就有買書習慣的人而言,其實有沒有這樣一個書展都無所謂,只是多了一
個漏財購書的機會罷了。


  套一句榕子說的話,國際書展有很多攤位其實連逛都不用逛。我甚同
意這個看法。一些賣廉價 vcd 、遊戲軟體的攤販,或賣廉價童書的攤販,
我覺得其實是不足以榮登此國際書展「大堂」的。而像金石堂、誠品這樣
的連鎖書店,並未有實際負責圖書發展事宜,參加書展其實有覺得有點名
不符其實。許多出版社的書(如城邦集團、時報文化)其實在原出版社都
已有陳列,重複出現只讓人覺得多餘。因此若把真正有實力、水準參加此
國際書展的書店算出,這次台北國際書展用三館的空間展出不免令人覺得
有「打腫臉、充胖子」之嫌。


  但總而言之,今天還可算是個不錯的 shopping 行。一進大門,首先
瞧見的是遠流出版社的作品。克莉絲蒂的推理小說擺滿一桌,叫人恨不得
把整套搬回家。沒想到全集的發行速度如此之快,白羅系列已然結束,老
太太馬波女士堂堂登場;拖爾斯泰全集也在台灣正式發行。只是我對俄國
文學實在沒啥興趣,大師的作品只有「敬」而「遠」之的份兒。法布爾(
還是法爾布)的昆蟲文學全集令人好奇(被破報列為去年出版界的盛事之
一),下次回政大再去書城挑一本有打折的書來讀讀。幾米的新畫冊「幸
運兒」是大塊的書展主打書之一,連同其他前作和周邊商品也擺滿一桌。
只是過度宣傳和眾多版本的發行的商業氣息讓我覺得可惜,但「向左走,
向右走」的確是本觸動人心的小品佳作,非常值得一讀。


  接下來晃到哪裡去了呢?呵呵,忘記了。從十點逛到晚上六點、連逛
三館,記憶早已不堪負荷,所以要詳記恐怕沒辦法。但城邦集團的展出和
參觀叫我印象深刻。從參展的規模和在場攤位數的眾多(有五、六個大型
攤位分佈在一館的 A 至 D 區),到出版社提供的折扣之多,可見其在台
灣出版市場勢力的雄厚,我自己也在這裡砸下了最多銀子。買了 Ellery
Queen 以哲瑞雷恩為主要偵探的四部作品 X的悲劇、Y的悲劇、Z的悲劇
和哲瑞雷恩的最後探案,也買了 Peter Burke 的 知識社會史。其實可以
買的也想買的遠遠不止這五本,但因為擔心書買回去只是在架上積灰塵,
因以就只好忍住衝動(桂冠、聯經、立緒發行的眾多書皆是如此),暫且
把麥田發行的眾多歷史書拋在腦後。范達因、布洛克勞倫斯的推理小說也
忍住不買,以免自己接下來幾個月的生活費無著落。


  今天本來想買的重頭書是史景遷在台新譯的作品 太平天國,但發行出
版社時報文化只出版了上集(是為了趕書展嗎?),因此只好等到三月下
冊發行時再一併購進。賴聲川的新作也頗負吸引力,但......我是社工所、
我的錢包有限啊......所以只好再度忍住衝動。


  在地海傳說後,本來已決定停止閱讀奇幻文學,因為不想讓自己的想
像力為資本主義出版工廠大量生產奇幻小說利用。但一套黑暗元素三部曲
讓我首次破戒。繆思出版的新書 御謎士三部曲 則讓我再度放棄自己的原
則,另外還在小知堂的攤位買了 雙城記 和 織工馬南傳。前者是狄更斯的
作品,會買是因為之前買簡體書時裡面的一份大學生必讀外國文學;後者
則是在攤位小姐的推薦下買的。


  到二館、三館是下午近四點的事。三館的基督教聯展攤位令人失望,
沒啥吸引人的書。二館的漫畫展出則是榕子的天下。從國中畢業對漫畫只
有零零星星的接觸,到榕子推薦後才又慢慢注意,不過還是覺得自己的
sense 已經過了那個時期。所以只好跟著榕子在裡面晃來晃去,順便看
看有沒自己懷念的漫畫成套廉價出售。可惜的是:沒有。電影少女 似乎還
是熱門漫畫,東立只打了九折;也沒見到我想買的霸王傳說。無所謂,就
當作是認識漫畫吧。


  近六點時,離開了世貿中心,到國父紀念館覓食,結束了這次的參訪
行程。所謂的國際書展其實就只是一堆出版社湊在一起廉價叫賣自己的圖
書而已。儘管今年是以捷克為主題,不知是我忽略還是怎樣,總覺得只是
些微妝點,特色不足。收穫僅在於用比平常低廉的價錢買到自己想要的書
。如果明年要再去的話,會先存好錢、列好書單,再去大開殺戒吧。早早
去、早早歸來,免得在那人擠人。畢竟逛書展是一種消費行為。唸書,還
是讓我找個小地方一個人和作者進行對話吧。

--

  重讀了去年這篇書展記錄,發現自己那時買的書迄今仍未讀的有「雙
城記」、「織工馬南傳」和「知識社會學史」。「雙城記」預計在寒假結
束前讀閉,其餘兩本就等在等等。不知道今年買的書又有多少在下一次的
書展來到時,仍是未讀狀態,這就等明年在揭曉了。因為今年將一大部分
書送宅即便運送,所以詳細書目和所費金額要明天中午書到後,才能計算
出來。所以今年的心得,就等明天中午收書後,再來整理了。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2004.01.30 記二00四台北國際書展

文章小地震 » 2004-02-01, 00:21

  今天起了個早,上個小網,洗了澡,便拎著包包到離家最近的公車
站牌等車,出門時約莫八點四十多分。公車,轉捷運,再一班公車,大
約是十點十分時,我已經到了今年國際書展舉辦的地點—世貿。和榕子
約著碰面的十點半還有一段時間,便拿了印下來的提貨卷到信義路上的
售票亭換票。但售票人員卻叫我到世貿廣場那去換,怎麼到那?她只簡
短地說了一句:問警衛,就再忙自己的事去。我只好自己邊問邊往換預
購票的地方去。原來網路預定也沒有比較方便。本以為自己聰明,到了
現場才知麻煩。這樣子下來,明年還是直接到現場買票就好了。


  拿完票,撥了電話給在世貿上班的同學,要跟他拿西低。之前來世
貿,多半是在展覽舉行的一樓大廳閒晃,完全沒想到上面還有一間間辦
公室。為了拿西低找同學,因此對這個地方又再多一層認識。在和同學
碰面前,因著婉拒他要出讓的ER而感到忐忑不安,深怕因此引起不悅。
不過就像他自己所言,是個理性的人,他不幸多買,我卻沒有義務要代
他收進。拿了西低,說了再見,坐電梯下樓,此時手機響起,原來是榕
子到了,就此開始我兩一天的書展行。


  為了兌換pchome網路預購提供的贈品,我們先往位在二樓展區的
書蟲俱樂部走去。沒換到自己想要的小王子隨手杯,卻開始了今天的好
運。在和榕子商量是否要配合書蟲俱樂部的「六本九百」的促銷活動時
,一名陌生的客人聽到我們的對話,說她可以讓我們湊,我自然是樂於
接受這樣的好意。因為這樣,我用低於六折的超低價購進幾米的「向左
走,向右走」繪本,不過這是幫哈屁買的。之後,榕子去逛同樣也在二
樓展區的心靈與宗教圖書區,我則在旁邊閒晃。所有的書中,我只對一
本名為《衣衫襤褸者的福音》的書有興趣。不過我對屬靈書籍還是抱持
不讀少買的態度。至於擺滿滿的楊腓力譯叢,嘿嘿,我等某人送就好了
(喂喂,你知道我在指你吧)。


  二樓晃完,便到一樓的展區。A、B、C、D區在逛之前仍沒什麼概
念,便隨意選了一區進去。在香港書店聯展的攤位上,驚見三聯書店發
行的《筆記‧清明上河圖》。翻著翻著,讓我想起大四時修的宋史以及
這門課的授課教授—劉祥光老師。當時,這門課被戲稱為「送死」,因
為課程的深度與閱讀與報告的份量,都遠超過一般大學部、甚至是研究
所的課。在上宋代商業、社會史一部份時,老師便是印了一本清明上河
圖給我們讀。翻著書展攤位的書時,已經逐漸藏起的歷史知識又再度浮
上腦海,無法克制地和在旁的榕子、甚至是服務人員談起這幅畫。沒多
久,我就拿著這本書到櫃臺結帳,為自己在書展買下第一本書。


  之後,和榕子決定就在目前的位置沿著攤位一個個晃下去,才發現
自己是在國際書區。德國的灘位在表演海報印刷;瑞典的攤位則如毛球
所言,擺了一堆精美的宣傳品;韓國的紙製品還是一樣吸引人。不過因
為對各國展出的書目不甚了了,也因為語言的限制,所以這區就草草逛
過。不過倒是在書林的攤位上發現阿瑪迪斯的劇本中譯本。記得前一天
哈屁才跟我說這是每個基督徒都應該看的電影呢。


  在到書展前,本來是跟榕子講好一區先逛,等到二區晃完後,再回
來一區買書,已減少書展行程中的負累。不過這樣的決定在我擔心書到
晚上會出現庫存不足的情形後,就放棄了。如我之前的書單所列,這次
書展的主要目標是城邦集團底下的「臉譜」發行的推理小說,城邦的攤
位自然是非逛的一個地方。和去年一樣,城邦的攤位隨處可見,此集團
在台出版事業之勢力之雄厚可見一斑。但今年稍微不同的是,城邦集團
的攤位是依不同出版單位作區分,而非每個攤位都類似城邦集團的小縮
影。這樣或許有助於凸顯每個出版社的特色,對購書者而言,卻是使累
積消費以湊合較高折扣變成一件麻煩的事。擺著臉譜推理小說攤位的服
務人員堅持一定要累積十一本以上才能給六三折的超低折扣,但說可以
用在不同攤位累加消費的方式。此時早上在書蟲俱樂部買到的書發揮功
能。在拿出幾米和榕子袋子裡的麥克安迪的書後(皆為城邦集團出版品
),我在臉譜挑的九本推理小說順利拿到六三折的優惠。此次購入書目
如下:

   Lawrence Block「Matthew Scudder」系列中的《黑暗
   之刺》、《刀鋒之先》、《屠宰場之舞》、《每個人都死了
   》、《謀殺與創造之時》和《向邪惡追索》。

   S. S. Van Dine《金絲雀殺人事件》和《葛倫西艾倫殺人事
   件》,以及連體嬰Ellery Queen的《羅馬帽子的秘密》。


要怎麼說Block筆下的Scudder呢?如果古典推理中的謀殺、迷團、偵
探、兇手、線索、更多的謀殺以及解謎這樣格局方正的架構是個一個個
目不暇給的華麗單元劇,那Scudder系列呈現出的便是有著生命的抑揚
頓挫、喜怒哀樂,以及難解的鬱悶與感嘆。在這樣的故事中,古典推理
的解謎過程變得不是那樣重要,吸引人的反倒是故事主角的生活片段以
及和他有所接觸的人事物間的互動。這是一個會成長、會改變、會轉換
生命態度的角色與讀者間的互動與對話。Van Dine的小說則比較近似
於前述的古典推理,我大概會在下一次的書展時把他剩餘的小說收齊。
至於Queen,他的推理小說對我還是太過生硬,不過他那四本由哲瑞雷
恩扮演偵探的推理小說卻真的是部部精彩。我看等我明年連約瑟芬鐵伊
的推理小說也收齊後,我再來解決它。


  買完書後,便在其餘的攤位亂晃。時報的攤位沒找到我想買的老舍
的《四世同堂》全集,卻讓我瞧見整套的怪醫黑傑克漫畫,我稍早之前
用六百買進的家栽之人也在時報的攤位上出現。不過礙於預算,實在是
沒法收進黑傑克,就看看明年還有沒有機會嘍。大塊的攤位今年仍是以
幾米的繪本為主打。除了繪本,各式各樣的周邊商品也出現,討厭這樣
的商業化。不知這樣的走紅,是不是這個畫家所樂見?大塊的攤位上還
有我一直想買的《美麗的失敗者》,作者是Leonard Cohen,但還是
放棄。本來想在台灣商務印書館的攤位購進Toni Morrison的《寵兒》
、《爵士樂》和魯西迪的《摩爾人的最後嘆息》,無奈僅有八折的優惠
實在不怎麼吸引人。拜託,連政大書城平常都有七五折也。台灣商務於
書展又再次推出魯西迪的另一小說《午夜之子》,據說是他文學成就最
高的一部作品。魯西迪的作品如何我是不太清楚,我只是疑惑為何
Dmitry Sergeyevich Merezhkovsky「基督與反基督者」三部曲的
之二和之三為什麼在第一部《諸神之死:背教者尤利安》發行後便無下
文,而其他作者的作品卻有陸續發行的機化?真叫人覺得不公。本來計
畫在聯經的攤位上購進新的奇幻小說《石頭預言》,但翻了翻內文的印
刷和感覺翻譯的品質後,便搖搖頭將它放下。至於我想買的Philip
Pullman新作負責發行公司並未來參展,桂冠、皇冠等出版社也缺席,
真是叫人失望。


  遠流也是台灣重要的大出版公司之一,但這次會在這攤位待的久,
主要是為了問哈屁要代購的唐德剛全集還有一千零一夜。本以為在書展
上出版公司會在慷慨一些,但失望的是一千零一夜還是沒給更多折扣。
克莉絲蒂奶奶的推理小說每本七五折,但仔細想想,還是算了,收她的
書太累也太麻煩。


  一樓展區晃啊晃,隨意買了些書,時間竟也快要兩點。為了在去二
館前可以先將手上的書寄出,我和榕子又晃到位在二樓的麥田攤位(如
我之前所述,城邦集團的攤位這次是打散的)。在這裡,小地震過去歷
史系時期所受薰陶再度出現。除了友人代購的書,我為自己買進了《歷
史學與社會理論》和《童年的歷史》兩本書,前者主要是反映我學習上
跨歷史、社會學與社工的多元背景;後者則是反映出我對社會史向來有
的興趣。《教父》小說依計畫購進,卻沒買哈屁推薦的《大河戀》,主
要也是因為翻譯的感覺不對。我到時再跟哈屁借原文的來看就行。買完
書,回到一樓的宇宙光攤位去拿寄放在那的書(託榕子教會友人之福)
以去寄宅即便,卻在離開前被留下參加宇宙光「五餅二魚」系列禮品的
介紹。我才驚覺過年前芳茹學姐送我的領帶便是這個系列的產品,備感
溫馨。


  把書交給郵局工作人員後,和榕子搭接駁公車到二館去。不過動、
漫畫早就已經不是我會積極接觸的東西,因此主要是陪去逛的。東立的
攤位人山人海,要進去得先排上五六分鐘的隊。本計畫幫哈屁購下將太
的壽司,但小氣的出版社只給了九折優惠,可能比在外面買還貴,所以
就沒在這帶書。準備離開東立攤位前,在美國的哈屁來電,詢問買書的
狀況。在吵雜的背景下講了大約十分鐘的電話,便道晚安。本來只在網
路上傳訊息的朋友變成一個可以聽到聲音的人,對我,還是很有趣的一
件事。


  在二館晃到五點多,先和榕子去華納威秀那邊吃了餐Burger King
,猶疑著未花的預算應該如何繼續利用,是存還是花?難以決定,六點
半,又再回到二館。在榕子決定不買什麼東西後,就回到一館去買未買
的書。在幫哈屁買但丁《神曲》的九歌攤位上,我被服務人員說服買下
Margaret Atwood的《盲眼刺客》和《使女的故事》,前者也是英國
布克獎的得獎作品,是意料之外的收穫。


  七點半前,我和榕子走出世貿,結束了這次國際書展的行程。如我
去年所言,我覺得與其稱為國際書展,不如稱之為國際書市。儘管我之
前說買完書就走了,但感覺今年只是有目的地挑書和買書,還是費了不
少時間,我想城邦集團的攤位分的太散,一方面為了買書,另一方面為
了湊折扣,東奔西跑的,花體力,也浪費不少時間。有些心儀的出版社
未參展,未能買到自己想買的書,是遺憾;仍有些不入流的攤位出現;
是遺憾。書展裝飾的太過,也是遺憾。不過能買了一堆想要的書,卻也
叫人心滿意足,因此期待下一年度的國際書展快快來臨。


  2004年1月30號,已較前幾天趨暖的天氣,較前一年更勝的購買
力,陌生客人主動的善意,以及一個一起逛書展的好伙伴,這是小地震
愉悅的二00四台北國際書展紀錄,也是敗家記錄。連同前一天的《一
千零一夜》全譯本,二十五本書,僅花了我五千五不到的台幣。豐豐富
富,心滿意足。

  
 
 
最後由 小地震 於 2004-03-21, 17:27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Re: 二00四台北國際書展

文章小地震 » 2004-02-01, 00:38

btw,

 1.今天中午問哈大,美國不知能否找到「基督與反基督者」三部曲
  的第二、第三部。但他說僅有第二部的二手,且要價五十美金。
  我今晚上學校圖書館的網頁查,才發現圖書館有第二部的中譯本
  (我想應該是簡體字)和英譯本。下禮拜趕快去借回來。

 
 2.今晚參加在師大路附近舉行的大學同學會。在附近的政大書城買
  了前一天書展未購入的《寵兒》以及《卡斯坦伯爵》(後者即為
  Pullman在台發行的新書之一)。

 3.今天下午把書展買下的書,連同哈屁托購的書帶到研究室放。依
  序擺進書櫃後,我跟同學說,怎樣,看起來不像一個社工所學生
  的書櫃吧?對自己的不務正業深感得意啊。

 4.也是在今天下午翻了書展拿回來的文宣,發現時報給的一張dm
  裡居然有一些書的書展外折扣訂購,裡面居然也有怪醫黑傑克,
  且可採分期付款。這真是考驗我的定力啊。


以上三筆,流水帳式記錄,和書展有關,因此不列入pretty good
days,而以副記的方式記錄在此。
 
 
 
最後由 小地震 於 2004-02-01, 00:51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Re: [屁旨到] 半價書店遊記

文章小地震 » 2004-02-02, 00:12

[quote="小地震"][size=150][color=blue]半價書店遊記[/color][/size]

  拾起了......書,暗粉色、燙金花紋,極為典雅;書名是Patience and Fortitude: A Roving Chronicle of Book People, Book Places, and Book Culture。這種書名能不買嗎?更何況紙質與裝禎又是如此素雅,就算是不看,擺在書架上,三不五時拿下來賞玩封面也很過癮啊。而且,這本書原價要$35.00,這裡全新只要$9.99,心一橫就拎起來了。 ;) [/quote]

 哈屁,如果舊書店還有這書這價錢的話,幫我帶一本回台灣吧
 btw, 我「諸神復活」打算去簡體字書店訂祖國版了
 因為我想「諸神之死」應該也是祖國翻譯改成繁體字的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Hope to Die(死亡的渴望)

文章小地震 » 2004-02-08, 01:58

 
 
  在睡前看完這本2001年發行的Matthew Scudder,是書展回來後第五本,有的厚有的薄,但都足以達到一個結論,就是我看書的速度真的算快。

  這本Matthew Scudder的主題,讓我想起一部好萊塢驚悚片:American Psycho。一個物質豐富、活得光鮮亮麗的年輕人,心靈空虛,藉著一次又一次的謀殺滿足自己的慾望。Hope to Die大致上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比Block之前寫的任一篇Scudder故事還要叫我觸目心驚。古希臘人認為看悲劇,有助於心裡情緒的洗滌。那麼看滿是謀殺的推理小說呢?也是一種發洩人類嗜血的原始衝動的一種文雅形式?或許Block在寫了十幾本Scudder故事後,試著用新的方式寫作,開創自己的格局;也或許是反映幾十年來,人心幽暗與險惡、病態的程度,一如新發明、改良的電腦、網路、手機逐漸成為故事裡面人物生活場景的一部份(活在真實中的我們還記得那段沒有這些高科技產品的日子嗎?這些東西在我們生活中不得或缺的程度似乎足以讓沒有這些東西的存在成為一件難以想像的事)越來越不可思議的罪案似乎也反映人心複雜與深沈與時俱進的程度。Block曾藉Scudder之口道出,紐約有八百萬人,就會有八百萬種死法。幾十年下來,就算現代社會生育率普遍降低,紐約這城市的人口應該還是有增加吧,那是不是又成比例地多了幾種Matthew剛當警察或剛當私家偵探的死法?我不知道情況究竟如何,但就以人的智慧(不是說人腦最多也只開發到百分之十嗎?),我想再出現更多光怪陸離的殺人與被殺,我也不意外。但我想感受到的悲哀,應該只會有一種。
 
 
  
 
最後由 小地震 於 2004-06-15, 04:38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派粹兮雅
世界級頂尖寫手
世界級頂尖寫手
文章: 1963
註冊時間: 2003-08-03, 17:08
聯繫:

Re: Hope to Die(死亡的渴望)

文章派粹兮雅 » 2004-02-08, 04:36

[quote="小地震"]  在睡前看完這本2001年發行的Matthew Scudder,是書展回來後
第五本,有的厚有的薄,但都足以達到一個結論,就是我看書的速度真的
算快。[/quote]

好羨慕看書看得快的人喔!

我看文字都看得很慢,曾經嘗試看快一點,結果發現看快與看慢對文字的理解差異很大,所以又不敢看快,以免誤會作者的意思。 :oops: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Re: Hope to Die(死亡的渴望)

文章小地震 » 2004-02-08, 14:44

[quote="派粹兮雅"][quote="小地震"]  在睡前看完這本2001年發行的Matthew Scudder,是書展回來後
第五本,有的厚有的薄,但都足以達到一個結論,就是我看書的速度真的
算快。[/quote]

好羨慕看書看得快的人喔!

我看文字都看得很慢,曾經嘗試看快一點,結果發現看快與看慢對文字的理解差異很大,所以又不敢看快,以免誤會作者的意思。 :oops:[/quote]

呵呵,因為連續五本都是看同一個作者同一個系列的小說
所以多多少少從第一本開始的,對人物風格與生活習慣的掌握,或對作者的書寫方式
都能夠延續到最近閱讀的一本上來
其他的話,就不一定了
不過小地震看書像是在拼命一樣
沒讀完絕對不肯熄燈睡覺 :p
有好有壞啦,重點在於養成自己的閱讀習慣

中午去看拍賣結果,發現居然被人搶走了
不過原本起標價僅在250也在我的攪局之後,以高達450塊錢結標
算是有點小小的心理補償作用
我這次打算標的是阿莫多瓦幾年前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我的母親」
(All About My Mother)
隨意上網晃晃讓我想起這部當時其實也帶給我頗多感觸的電影
希望之後還有機會把它給收進來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菲洛凡斯真是個討人厭的傢伙

文章小地震 » 2004-02-11, 03:42

 
 
  今天把S. S. Van Dine的第二本推理小說「金絲雀殺人事件」看完。在最後至犯罪現場搜尋證據之前的牌局,真的是讓人覺得有夠鬼扯。從犯罪心理來推論兇手為何而缺少具體物證有點讓人無法信服。我想我會有這種感覺可能和推理小說以及其中使用的tricks多半源自於西方文化脈絡有關。或許「人性本惡」這樣一句俗語有其普世意義在,但如何為惡以及如何設計不在場證明就比較是文化層面的東西了。而Van Dine的推理小說對犯罪原因的詮釋也比較接近犯罪學早期以比較偏心理、生物特質對犯罪進行詮釋(後面這部分在另一本「格林家殺人事件」中格外清楚,而偏重心理層次的探討也是偵探容易讓讀者覺得高深莫測的一個原因)。所以想要真的看懂推理小說,並向設下一個個謀殺詭計的推理小說作者挑戰,在閱讀時恐怕得真的讓自己的心智狀態也完全進入小說的佈局裡面才行。在讀「金絲雀殺人事件」時,雖然我沒法由線索的抽絲剝繭指出真正的殺人兇手,但在解答出現之前,我就隱隱約約猜到應該就是那個人。不過當偵探應該是不能只靠直覺的吧。 ;)
 
 
  看了三、四本Van Dine以菲洛凡斯作為主要偵探角色的小說後,我實在是越來越討厭這個傢伙(惹人厭的程度和克莉絲蒂筆下的白羅有的比),儘管當Van Dine在描述凡斯的人格特質時,我還真覺得這傢伙跟我有幾分相似 :BangHead: 。之前在讀「主教殺人事件」時,我就對這傢伙自以為是上帝能決定人生死而感到訝異。儘管在古典推理小說中,偵探和圍繞在他身邊的辦案人員的差別真的是有天高地遠,但凡斯這個傢伙還真的是自視到目中無人的地步,看不見對兇手的一點點憐憫。在「金絲雀」最後,他甚至連知道兇手會如何尋找退路都不預先阻止;還在兇手選擇自殺後,對著瞠目結舌的眾人說要去聽音樂會。儘管讀這種比較是純粹的智識遊戲的推理小說是件過癮的事,但我還是比較喜歡近期社會性較強,可以讓人感到世間冷暖的故事。 :occasion1
 
 
 
最後由 小地震 於 2004-06-15, 04:39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屁旨到] 半價書店遊記 002

文章小地震 » 2004-02-15, 16:27

[size=150][color=red]半價書店遊記002[/color][/size]


  有時,買書的理由不一定是因為想要看那本書。 ;)


  有時,買書的理由是沒什麼道理可言的。 :occasion1


  早就知道Ursula Le Guin的書,並有論者將作者營造的地海世界,與魯益師的那里亞王國與托爾金的中土世界相提並論。《那里亞春秋》很久以前讀過,不過我卻絲毫沒有受《魔戒》與《哈利波特》熱潮的波動 :dontknow: ,到現在還沒讀過這兩套書,前者只有在妹妹看DVD時,跟著看了第一部的某些片斷。看到托迷講《魔戒》的發亮眼神,偶爾也會興起不妨一讀的念頭,卻每每看到那套書的厚度就作罷 #-o 。連托爾金都沒看,Le Guin不看也罷。 :XXsmoker:


  可是,前幾天上半價書店,一個主要目標卻是買Le Guin的書。為什麼呢?說穿了挺荒謬的,是因為看到別人引述她書中的詩句。最近在看一本書叫Girl Meets God。作者是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原本信奉正統猶太教,後來卻相信基督教。Lauren Winner的文筆細膩風趣,讀來簡直令人欲罷不能。Winner在書中提及Le Guin的一本著作Always Coming Home,並且引述了書中的兩句詩:

   [color=blue]Return with us, return to us/ be always coming home。[/color]

讀到這兩句時,心中頓時升起莫名的惆悵 :crybaby2: ,立刻放下書,上亞瑪遜網站查Always Coming Home。Library Journal說是一個女人的自傳,置身於一個科幻的「原始」世界,過著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生活,如何面對好戰侵略的「鷹族」。Le Guin嚮往老莊思想,厭惡西方文明。誰是那名婦女,誰是鷹族,不看書也知道答案。我一向對西方人烏托邦式的眷戀東方文化,一味錯怪方文化沒什麼興趣 :fist: 。可是Library Journal的介紹中說:「故事間並且夾雜著詩、傳說、『資料』…」咦,這不是跟我喜歡的朱天心有些相像嗎? :shocked!:


  為了兩句詩,為了錯綜的敘事,我站在科幻小說架前面,想要買一本厚達525頁,內容主旨未必是我喜歡的書。不過沒有Always Coming Home。有Le Guin 幾本其他作品。The Other Wind是地海系列最後一集;應該先看前面,才知道這本在講什麼吧。另有一本她的中短篇小說集 The Birthday of the World。先從這本書來見識一下Le Guin也好。


  再來去一般創作小說架,找幾本最近發現的書。我喜歡搜集探討基督教信仰的小說,當然不是罪人最後信主得救的八股小說 (記得小時候看的一些基督教小說,最後一定是悔改知罪,圓滿收場,有點像文藝連續劇!) :BangHead: ,或是坊間的所謂「基督教小說。」這幾年美國保守派基督徒,突然興起一股讀小說的熱潮,小說作品在基督教書店可說是汗牛充棟,文學價值高的則寥寥無幾 :crazymad: 。前一陣子無意間發現了Leif Enger寫的Peace Like a River以及Mark Salzman寫的Lying Awake。沒有Enger的書,Salzman的倒是有好幾本,最後決定買精裝本,只多花一塊錢。翻看作者介紹,才發現他就是多年前看的電影Iron and Silk的當事人。Iron and Silk講Salzman去中國大陸習武的經過,後來拍成電影。這本書沒有譯成中文,有點令我訝異。回家上古狗查資料,Lying Awake竟然已經有中譯本,但是書名卻譯為《上帝的女兒》,真是俗氣到家了! :bad-words 網上查到一篇誠品的書評,裡面引用了一段譯文,讀來不甚高明,書評也寫得有點不知所云 :crazyeyes 。還是原書反折頁上的介紹說的清楚:一名修女有著見異象的超然能力,但每見異象也會頭痛欲裂。醫生的診斷是若繼續下去會有生命危險。所以修女面臨了抉擇,如果「痊癒」意謂著她的異象能力終結,她該怎麼辦?等著讀小說見分曉! 8)


  上次買John Gadner的The Art of fiction,沒有買他的小說作品。今天應該順便帶一本回去 :evil5: 。Grendel;是英國史詩《貝武夫》中被屠殺的怪獸。作者以怪獸的觀點寫出的小說,有意思。頁數不多,也是考慮因素之一 ,呵呵。不過後來發現,這個如意算盤打得不是很正確。 :knockyou: 作者文字稠密豐富,並不容易讀,得正襟危坐專心地讀,不過對Gadner的文字功力大為嘆服 :notworthy 。他形容早晨:[color=blue]its green brilliance jabbed at me, live needles[/color]。詩的語言。本來打算看完Girl Meets God,再來讀小說,可是實在等不及,就先開始看Grendel,也瞄了幾頁Le Guin的一篇小說Paradise Lost。一次有太多新書的壞處就是難以取捨,不知要從哪本書開始讀起,或兵分好幾路,希望不會張冠李戴就好,呵呵。 :agrue: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Re: [屁旨到] 半價書店遊記 002

文章小地震 » 2004-02-15, 23:57

http://www.ursulakleguin.com/

Le Guin的網頁
上面有大量的資源,包括一些線上的短篇故事一張特大的地海地圖
專心看地海六部曲的一年多裡面居然沒有想到要找作家的網頁晃晃
(我要來好好運用老闆研究室的資源了 :p)
整天有大半時間坐在電腦前面的哈大可以來這邊消磨消磨時間

btw, 因為哈屁的提起
小地震這兩天把大四上西洋文學概論用的Norten課本給翻了出來
Beowulf在裡面是簡單好讀的現代英文版
四十幾頁的聖經紙,翻了翻,收錄的應該不是刪節本才對
希望這禮拜的莎比悲劇和英國文學開始上之前,可以把這篇中古史詩給唸完




[quote="小地震"]

  早就知道Ursula Le Guin的書,並有論者將作者營造的地海世界,與魯益師的那里亞王國與托爾金的中土世界相提並論。《那里亞春秋》很久以前讀過,不過我卻絲毫沒有受《魔戒》與《哈利波特》熱潮的波動 :dontknow: ,到現在還沒讀過這兩套書,前者只有在妹妹看DVD時,跟著看了第一部的某些片斷。看到托迷講《魔戒》的發亮眼神,偶爾也會興起不妨一讀的念頭,卻每每看到那套書的厚度就作罷 #-o 。連托爾金都沒看,Le Guin不看也罷。 :XXsmoker:


  可是,前幾天上半價書店,一個主要目標卻是買Le Guin的書。為什麼呢?說穿了挺荒謬的,是因為看到別人引述她書中的詩句。最近在看一本書叫Girl Meets God。作者是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原本信奉正統猶太教,後來卻相信基督教。Lauren Winner的文筆細膩風趣,讀來簡直令人欲罷不能。Winner在書中提及Le Guin的一本著作Always Coming Home,並且引述了書中的兩句詩:

   [color=blue]Return with us, return to us/ be always coming home。[/color]

讀到這兩句時,心中頓時升起莫名的惆悵 :crybaby2: ,立刻放下書,上亞瑪遜網站查Always Coming Home。Library Journal說是一個女人的自傳,置身於一個科幻的「原始」世界,過著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生活,如何面對好戰侵略的「鷹族」。Le Guin嚮往老莊思想,厭惡西方文明。誰是那名婦女,誰是鷹族,不看書也知道答案。我一向對西方人烏托邦式的眷戀東方文化,一味錯怪方文化沒什麼興趣 :fist: 。可是Library Journal的介紹中說:「故事間並且夾雜著詩、傳說、『資料』…」咦,這不是跟我喜歡的朱天心有些相像嗎? :shocked!:


  為了兩句詩,為了錯綜的敘事,我站在科幻小說架前面,想要買一本厚達525頁,內容主旨未必是我喜歡的書。不過沒有Always Coming Home。有Le Guin 幾本其他作品。The Other Wind是地海系列最後一集;應該先看前面,才知道這本在講什麼吧。另有一本她的中短篇小說集 The Birthday of the World。先從這本書來見識一下Le Guin也好。


 [/quote]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A Quote from "Lying Awake" by Mark Salzman

文章小地震 » 2004-02-18, 13:55

    [color=darkred]Sometimes we all feel that way when we share Christ's
   burden, we feel we are drowning in the sorrows of the
  world, but if we ask God for the strength to endure for the
  sake of others rather than just ourselves, we discover how
  powerful love really is.[/color]

[color=darkblue]    有時我們會覺得,當我們擔了基督的重負,會覺得自己像是被世界
  的傷痛淹沒。但若我們為著其他人而非自己的緣故,向 神祈求力量,
  作為支持,我們將發現愛的力量遠超過我們所想。[/color]

      a quote from "Lying Awake" by Mark Salzman (2001)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2004.02.19購入的另一本書

文章小地震 » 2004-02-20, 00:38

 
 
除了《特洛伊之歌》外,買的另一本書是古印度劇本《沙恭達羅》
我想我應該一輩子都不會去翻這部劇本
會買純粹只是因為裡面的兩句話:

[color=green] 你無論走的多麼遠也不會走出了我的心,
 黃昏時刻的樹影拖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color]

我想這兩句話就邏輯而言應該是前後對調
會如此呈現,可能是古印度遣詞用句的特色
這兩句是譯者季羨林在北京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劇本中的翻譯
我之前讀到的相同兩句是:

[color=darkred]  你無論走得再遠也不會走出我的心;
  黃昏時的樹影再長也離不開樹的根。[/color]

也能表現原意,卻更為精藥、簡鍊

以下是從孤狗偷來的英文:

[color=blue] Far away as you may wander, never can you walk out of my heart;
 Long as the shadow of a tree at sunset, never from the root can it depart.[/color]


原書價人民幣 8.60 x 4
三十五塊錢珍藏兩句詞,真是一點都不貴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Re: [屁旨到] 半價書店遊記 002 --更正啟事

文章小地震 » 2004-02-21, 16:07

Iron and Silk此書有中譯本
於一九九一年由遠流出版,譯名為《鐵與絲》

[quote="小地震"][size=150][color=red]半價書店遊記002[/color][/size]

  再來去一般創作小說架,找幾本最近發現的書。我喜歡搜集探討基督教信仰的小說,當然不是罪人最後信主得救的八股小說 (記得小時候看的一些基督教小說,最後一定是悔改知罪,圓滿收場,有點像文藝連續劇!) :BangHead: ,或是坊間的所謂「基督教小說。」這幾年美國保守派基督徒,突然興起一股讀小說的熱潮,小說作品在基督教書店可說是汗牛充棟,文學價值高的則寥寥無幾 :crazymad: 。前一陣子無意間發現了Leif Enger寫的Peace Like a River以及Mark Salzman寫的Lying Awake。沒有Enger的書,Salzman的倒是有好幾本,最後決定買精裝本,只多花一塊錢。翻看作者介紹,才發現他就是多年前看的電影Iron and Silk的當事人。[color=red]Iron and Silk講Salzman去中國大陸習武的經過,後來拍成電影。這本書沒有譯成中文,有點令我訝異。[/color]回家上古狗查資料,Lying Awake竟然已經有中譯本,但是書名卻譯為《上帝的女兒》,真是俗氣到家了! :bad-words 網上查到一篇誠品的書評,裡面引用了一段譯文,讀來不甚高明,書評也寫得有點不知所云 :crazyeyes 。還是原書反折頁上的介紹說的清楚:一名修女有著見異象的超然能力,但每見異象也會頭痛欲裂。醫生的診斷是若繼續下去會有生命危險。所以修女面臨了抉擇,如果「痊癒」意謂著她的異象能力終結,她該怎麼辦?等著讀小說見分曉! 8)

 [/quote]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A Quote from 'Lying Awake'

文章小地震 » 2004-02-21, 17:04

 
 

[color=red]   God can surely tell the diffeence between someone
  who walks in darkness and someone who walks with
  her eyes shut. Which am I?[/color]

               a quote from 'Lying Awake'

[color=blue]   一個於黑暗中行走的人與一個閉上雙眼行走的人,毫無疑問 
  神可以說出其中差異。我,是哪一種?[/color]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lyrics] Dave Van Ronk - Last Call

文章小地震 » 2004-02-23, 00:41

  下面這首歌的譯文是引自Block的《酒店關門之後》,一本唐諾以為
Block寫作,並非為了賺槁酬、寫推理,而是為了記錄紐約一間間開了又
關、關了又開的酒店的小說。像很多人一樣,我其實是滴酒不沾,自然酒
店這種地方更不可能去過,但是看到這樣一段歌詞時,一種落寞、惆悵自
然而然就浮上來。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買醉,或許就是放下心裡不愉快的方
法之一。若能在把酒之時遇見知己,我想那種感覺應更是痛快。一聲「乾
了」,不管明天在哪裡,喜怒哀樂,都是現在。走出酒館後,也沒有過去
。你和我,都是活在當下的。


[quote] 
[size=150][color=darkred] Dave Van Ronk - Last Call[/color][/size]
:drinking:
  於是, 我們又過了一夜
  吟誦表演什麼都來 :drinkbeer
  每個人都知道他終會孤寂
  當酒店關門之後 8-[

  於是我們乾掉這最後一杯
  敬每個人的歡喜與哀愁 :occasion1
  但願這杯酒的勁道 :onfire:
  能撐到明天酒店開門

  我們踉蹌走出酒店
  像一群麻木不仁的舞者 :drinkbeer
  每個人都知道它必須問什麼
  每個人也都知道答案會是什麼

  所以我們乾掉這最後一杯
  酒如利刃腦子碎成片片
  反正答案一點也不重要
  問題也就無人提及

  我那天心碎不已 :drinking:
  但明天自然又能修補完好
  如果我帶著醉意出生
  我或許會忘掉所有悲傷

  所以我們乾掉這最後一杯
  有一句話我們永遠也說不出來
  誰有一顆玲瓏剔透的心
  他就會曉得何時心碎 :crybaby2:
 
 [/quote]
 
to 哈屁~

 我用 soulseek 順利找到Van Ronk唱的這首Last Call了喔
 哪天有空行行好,去書店幫我把這首歌的英文歌詞給抄下來吧
 我想這對你應該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p
 還有啊,如果小狐狸以後有機會到威斯康辛找老狐狸
 千萬要記得帶小狐狸去酒店見識見識一下啊 :occasion1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Re: [lyrics] Dave Van Ronk - Last Call

文章小地震 » 2004-02-25, 12:50

下面的英文歌詞,是哈屁幫我找到的
特此致謝
對照之下,中文真是翻的有味道啊

[size=150][color=darkred] Dave Van Ronk - Last Call[/color][/size]
:drinking:
  於是, 我們又過了一夜
  吟誦表演什麼都來 :drinkbeer
  每個人都知道他終會孤寂
  當酒店關門之後 8-[

[color=blue]   And so we’ve had another night
   Of poetry and proses
   And each man know he’ll be alone
   When the sacred ginmill closes[/color]

  於是我們乾掉這最後一杯
  敬每個人的歡喜與哀愁 :occasion1
  但願這杯酒的勁道 :onfire:
  能撐到明天酒店開門

[color=blue]   And so we’ll drink the final glass
   Each to his joy and sorrow
   And hope the numbing drunk will last
   Till opening tomorrow[/color]

  我們踉蹌走出酒店
  像一群麻木不仁的舞者 :drinkbeer
  每個人都知道它必須問什麼
  每個人也都知道答案會是什麼

[color=blue]   And when we stumble back again
   Like paralytic dancers
   Each knows the question he must ask
   And each man knows the answer[/color]

  所以我們乾掉這最後一杯
  酒如利刃腦子碎成片片
  反正答案一點也不重要
  問題也就無人提及

[color=blue]   And so we’ll drink the final drink
   That cuts the brain in sections
   Where answers do not signify
   And there aren’t any questions[/color]

  我那天心碎不已 :drinking:
  但明天自然又能修補完好
  如果我帶著醉意出生
  我或許會忘掉所有悲傷

[color=blue]   I broke my heart the other day
   It will mend again tomorrow
   If I'd been drunk when I was born
   I'd be ignorant of sorrow[/color]

  所以我們乾掉這最後一杯
  有一句話我們永遠也說不出來
  誰有一顆玲瓏剔透的心
  他就會曉得何時心碎 :crybaby2:

[color=blue]   And so we'll drink the final toast
   That never can be spoken
   Here's to the heart that is wise enough
   To know when it's better off broke[/color]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頭像
小地震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913
註冊時間: 2003-08-25, 10:01
聯繫:

[屁旨到] 半價書店遊記 003

文章小地震 » 2004-03-08, 21:32

[color=blue][size=150]半價書店遊記003[/size][/color]
 
 
  最近只要愛睏 :^o 或吃撐了,都會晃到半價書店,再加上過生日的時候,朋友又送我一張五十元的禮券 :badgrin: ,因此也不記得進進出出多少次,回來也沒有記錄,因此只能按類作個「敗家」記錄。說敗家是從數量而言,價格來看則俗又大碗,這些錢加起來,在誠品只能買一本原文美術畫冊 (h) !!(還有可能不夠)。


[b][color=red]VHS[/color][/b]
 
[i][color=orange]Bridget Jone's Diary[/color][/i] 
   :XXsmoker: 這幾年已經很少進電影院看電影,連錄影帶跟DVD也看得不多。多數電影似乎都是搭飛機看的 :doubt: 。記得當時是從中間開始看起,對BJ日記裡的詼諧獨白印象深刻,那是英國人的獨特幽默。但是原著似乎翻譯的很不理想 :crazymad: ,被一個翻譯網站批改的體無完膚。這個錄影帶才$3.95,去百視達租來看也要$2.00呢。
 
 
[b][color=red]DVD [/color][/b] 
 
[color=olive][i]A River Runs Through It (大河戀)[/i][/color]  
  美國蒙他那州的山水在勞勃瑞福的精緻運鏡下,猶如一首美麗的田園詩,裡面很多的對白出自原著,因此作者Norman Maclean的精緻文筆也功不可沒 :thumbsup: 。片末與書尾的那句"I am haunted by waters"一直令人難忘。心靈小憩有一篇影評http://life.fhl.net/Movies/issue/family/01.htm。這本書有中譯本,我猜應該是吃力不討好。
 
 
[b][color=red]CD[/color][/b]
 
[color=darkblue][i]You Light Up My Life by LyAnn Rimes[/i][/color]
  小地震在MSN上給了一首歌詞Ten Thousand Angels Cried :crybaby2: ,出自LyAnn Rimes的You Light Up My Life專輯,我很喜歡。有次晃到西低CD部門去,陳列櫃下方有幾排廉價CD,不過並沒有照字母排列,需要恆久忍耐,不屈不撓的精神才找得下去,因此平時我只檯面上照字母分類的CD,從來沒有為廉價CD「折腰」 :cucu: ,因為嫌太麻煩。可是那天心血來潮隨便往下面瞄了一眼,在成排上列的CD裡竟然看到Rimes的這張專輯,真是天意啊。呵呵,檢查裡面的CD,沒有任何劃痕,而且只要價$3.98,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color=brown][i]Heavnly Place by Jaci Velasquez[/i][/color] 
  跟小兔聊天,他說最喜歡Jaci的這張專輯,哪知隔天去書店,這張西低赫然擺在那裡。上次在Amazon訂的Milagro炫麗有餘,但是靈氣蕩然無存,我看她還是別cross over了 :-X
 
 
[color=darkred][i]The Jesus Record by Rich Mullins and a ragamuffin band[/i][/color]
  布仁南曼寧的《衣衫襤褸者的福音》出版後,引起很大迴響,有一位基督徒歌者Rich Mullins甚至成立了「衣衫襤褸樂團」。小地震不久前才講起這件事 :evil5: ,就買到他們的西低。
 
 
  這三張西低到手真可說是因緣際會啊.
 
 
[color=yellow][i]If by Janet Jackson[/i][/color]
  這是小地震指名要買的單曲,在半價書店看到只要一塊錢,而且西低跟新的一樣,就買了下來。告訴小地震,才發現自己挖到寶,我買到的是所謂的maxi-single,再台灣一張要三四百塊呢。
 
 
書籍

[i][color=orange]Invisible Kingdoms:Jewish Tales of Angels, Spirits, and Demons[/color][/i]
  實在太喜歡這本書封面與內容裡的插畫,反折頁上標明是給八歲以上的讀者。哈,八歲以下我也會買。喜歡舊約聖經,連帶喜歡關猶太人的民俗與傳奇,而且要價4.95,這個價錢不算敗家吧。
 
 
[color=green][i]Murder Room by P.D.James[/i][/color]
  這是美國一份基督教讀書雙月刊Books and Culture的主編John Wilson大力推荐的英國推理小說作家。這本書名列Wilson的2003年十大好書榜單。半價書店有一個新到書的專櫃,這本$25.95的全新精裝本只要半價,趕緊買下,這位女作家的作品似乎還沒有中譯本 :dontknow:
 
 
[i][color=blue]Waking the Dead by John Eldredge[/color][/i]
  艾傑奇(John Eldredge)是最近喜歡上的一位基督徒作家。去年翻譯他的代表作《永恆之戀》(The Sacred Romace)。雖然沒有像當初翻譯《恩典多奇異》衝擊那麼大,但還是感受深刻,尤其是用伊利亞德的故事講神的愛,讓我對約翰福音三章16節有了全新的體會。這本是他的最新作品。:d $21.99的新書,只賣$4.95,不偷笑才怪,更何況是自己喜歡的作家!!!
 
 
[color=red][i]Paul by Walter Wangerin[/i][/color]
  溫傑林(Walter Wangerin)是我認為基督教作家中文筆高超的少數幾位,他的小說在文學界也頗受好評,寓言作品The Book of Duncow得過American Book Award,是跟普立茲一樣風光的文學獎,但是我只讀過他的散文。買這本書是搜集聖經人物小說是也。他的《小說聖經》((The Book of God)中譯本聽說銷路不惡,但是沒有其他中文譯著後繼出現。

 
[color=cyan][i]Girl in Hyacinth Blue by Susan Vreeland[/i][/color]
  那天上亞瑪遜查"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的資料,看到這本書一起賣,就順便點進去看看。內容簡介說有位數學老師聲稱他有幅「藍紫色衣服女孩」是維梅爾的真跡,由此牽扯出一個錯綜複雜的故事。這位女作家的新著是講女畫家Artemisia Gentileschi的一生。新書攤位上還剩兩本叫價超便宜的平裝本,但是都有很明顯的瑕疵 :crazyeyes ,就先放棄不買,先看得完這本再說。
 
 
[color=yellow][i]Three Complete Novels by Anne Tyler[/i][/color]
  多年前看過這位女作家的Saint Maybe,講到一個年青人開車撞死親人,如何重拾新生的故事。Anne Tyler不玩後現代的夢囈,只顧得看自己的肚臍眼;或是故作虛玄或賣弄炫麗的技巧,她紮紮實實的把故事說得動聽,說得巧妙,說得深刻。平淡中見真章,其實需要更深厚的功力。有一天想翻翻Saint Maybe,才發現已經借出去,而且被人拿到外地了 :? 。這本三冊小說合訂本裡正好有Saint Maybe,另外是A Patchwork Planet(補綴的星球)與Ladder of Years (歲月之梯),後兩者都有中譯本,但好像已經絕版。
 
 
[i][color=orange]Back When We Were Grownups by Anne Tyler[/color][/i] 
  平裝本特價才$2.00,是裝訂有點小問題的瑕疵書,但全新,當然買下。中譯本叫作《昨日當我們盛年》,照我喜歡的散文作家,也愛讀Anne Tyler的散文作家傅月庵所言,這本譯得不是那麼順暢。
 
 
[color=blue][i]The Amateur Marriage by Anne Tyler[/i][/color]
  前一天才跟傅月庵在「聊齋」留言版談起Anne Tyler,隔天去就看到這本2004年新作--全新,精裝,半價!!! :shock: 這本反折頁裡引用了《紐約客》的書評說:「泰勒的人物刻劃鮮活,連後設小說的死硬派,就是那些看霍格里耶小說,視人物刻劃為敝屣的讀者,也免不了交頭接耳,揣測這些人物的下場」。讀了不禁會心一笑。與其看那些艱澀喃喃自語的自我耽溺,不如好好讀Tyler的小說,對寫作者更有幫助。最近無意間同時搜購了她好幾本小說,也可說是與一位作家的書緣吧 :occasion1
 
  
 
最後由 小地震 於 2004-03-21, 17:29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生命的刀子刻下,不完美,卻也沒有敗筆 ,你我都是帶著殘缺的美麗靈魂。





                      


回到「心靈小憩《網路讀書會》與文章閱讀回應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