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第二章,談到閱\讀的四個層次。這四個層次,是能力的逐
步提升。
第一層次很簡單,是國小的訓練:清清楚楚理解一個句子。當我
們國小畢業後,都已經掌握這種閱\讀能力了,因此完全感受不出這種
基礎閱\讀對我們閱\讀上的意義。但設若你突然得到國外攻讀博士,尤
其是文科博士,頭一兩年,你便會立刻發現自己只有國小程度了。同
理,我曾聽學生抱怨他們的外國人老師,因為得用中文上課,以致於
授課內容立刻變淺了。
想當然爾,若psycho因故得到美國不管是做研究或教書,保證他
再也喊不出「我是天才!」
類似的例子,還譬如在監獄中帶讀書會,會碰到真的沒有能力進
行第一層次閱\讀的獄友,因為他們國小都沒有畢業。因此,選再簡單
的書,還是得用口語解讀,好讓他們明白最基本的書中內容。
第二層次的閱\讀,是檢視閱\讀:也就是能說出這本書在談什麼主
題,為了談這個主題,作者又用了哪些架構、包含哪些內容?其實,
這在我們過往的網路讀書會中,是用「寫出大綱」來訓練的。不過,
為了顧及大家閱\讀速度慢,所以都是大家輪流做各章節的大綱,因此
,只能訓練到「某一章的檢視閱\讀」。
但作者很重視的是整本書的檢視閱\讀。作者在這裡提出來,其實
讀這本書的「作者序」和「各章標題」,可以幫助檢視閱\讀。只可惜
真的有很多人抓起書就一頁頁看起來,終於是見樹不見林的,看書看
半天,還是不知道這本書主題是要談什麼。
第三層次的閱\讀,作者將之稱為分析閱\讀。也就是進行閱\讀時,
能問出很系統的問題。這在網路讀書會中,我們是用「請在讀完一章
節後,針對此章節提出問題,包括對作者觀點的贊成與否、疑惑,與
生活性的應用。大家可以參考我們之前剛唸完的「庶民文化」。
第四層次,作者將之稱為主題閱\讀,也就是說,已經不再只讀一
本書,而是針對主題,讀很多不同的書,這有點類似這陣子心靈小憩
首頁「陳韻琳的心靈小語」中的「電影中的愛情主題」。同樣都是談
愛情,但是是用各種不同的談法來做比較。
我自己個人,對心靈小憩同仁的最重要訓練,其實也是在這種主
題、比較式的閱\讀,因為他會讓參與者從單純的寫手、分享者,變成
一個企畫者。一如這層次的閱\讀得先擁有前三種閱\讀的能力,訓練企
畫、或說訓練主題式閱\讀,其實也是最後階段、最高段數的訓練了。
看來心靈小憩比本書作者更高竿!有一層閱\讀是本書作者未曾提
出的:那就是作者從早期到晚期作品的時間順序閱\讀,這是在閱\讀書
本之外,也閱\讀作者關注點的變遷(理論性書籍)與心靈的成長史(
藝文性書籍)。只要作者活得夠久,每十年至少有一代表性作品,就
足以構成這種閱\讀了。
要不要針對這幾種閱\讀層次,分享你個人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