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挖到的寶。沒問過作者同意,所以不好轉載。
http://mypaper2.ttimes.com.tw/user/giov ... 7_13-37-14
這應該是一段與「傷心咖啡店之歌」作者朱少麟在燕子出版之際的
訪問對談記錄。時隔今日有些久了,但我看了非常有感覺。
我特別喜歡朱少麟對於創作力和創作慾的回答,
尤其是她說:[color=green][b]我們這個時代並不缺憂傷,缺的是對付憂傷的藝術[/b][/color]
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
當然,我更欣賞的她不願意耽溺的企圖。
偷偷摘錄一段
[color=brown]當初寫《傷》是在一種非常強烈的傾訴慾望中完成的,當時我完全沒有寫
作經驗,對於寫成之後的出路也無暇顧及,我只想說,非常想說,說出我
們這個安詳柔軟的時代中,無處吐訴的憂傷,這本小說看似浪漫,連書名
都傾向軟調,但讀過的人應該可以同意,整本書想表達的非關情愛,更不
是浪漫,而是生活在現代大都會之中的,面對人生觀與價值觀模糊空洞的
,失去方向感之後那種尖銳的憂傷。但問題是這種情懷一次傾吐即可,再
徘徊其中就是耽溺,是脆弱,所以我面對了創作力量的問題,如果要再寫
,我只想寫新的東西,尤其是見到了年輕一輩讀者對《傷》的反應,我知
道不少讀者只獨沽了故事中的疏離感,讀完之後只得到了更巨大的迷惘,
這不是我的目的,我們這個時代並不缺憂傷,缺的是對付憂傷的藝術,我
想寫出一些明朗有情的東西──不是指愛情小說,我們也不缺愛情小說,
我指的是想要寫出在台北這個多陰多雨的城市裡,一些明亮並且暖洋洋的
東西,......[/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