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 王道維 » 2015-07-17, 12:47
這個電影主要是想表現這三個男人面對家庭困境時的反應與情感溝通。從一般善於情感溝通的女性角度來看,似乎難以理解為何許多事情需要埋藏於心裡,即便有機會也不願意說出來。
這裡我想從一位男性的角度來解釋。這其實與一位男性如何看待自己的價值有關係。
一、從小與情感表達疏離:
如多數人所知道的,小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比較不被期待表現情緒。事實上,他們也被誘導著去解決問題,把「解決問題」當成是克服困難的記號,不屑花時間在沒有用的抱怨或自哀自憐。所以男人一般也比較願意去冒險挑戰不同的可能,換取對自我肯定的機會。當然,我相信也有很多優秀的女性有此膽識與勇氣,但在一個傳統社會的價值觀之中,這通常不會是被一般女性所羨慕的特質。
如果這些男人所面對的問題只是工作賺錢、修房子換燈具一類的事情,那多半沒有問題。但如果所面對的是「感情」問題,多半就當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畢竟這會是牽涉到另一個人的事情,不是他片面所可以解決的。
二、不同類型的反應:
所以第一種情形就是在這兩難與悲憤中選擇用暴力發洩,也就是我們報紙社會版上所常見的家暴、自殺、殺人、猥褻、強姦等等近乎野獸般的行為。通常這是自卑感的表現,因為他沒有能力運用其他方式來解決。
第二種情形是,雖然表面上他不採用暴力方式處理,但會在私下用其他的方式來報復,為要發洩其憤怒。這種人並不是沒有自信,但顯然心地偏差,讓自己沉溺於罪惡的心思,其實比前者更可惡。前者做錯事後多半還會後悔,因為一時衝動,但後者處心積慮就是因為自以為替天行道,忘記自己的責任與權限。
但真正的好男人,他的自我形象比較健康,不願意用前面兩種方式來反應。但他又不習慣像一般女性那樣藉由找人說話來紓解壓力,因此會把這個感情上的挫折或問題埋藏在自己的心底,寧願讓時間或記憶腐蝕自己的心靈也不要表現出來以面傷害到別人。有時候甚至會藉由怪罪自己的方式來合理化這個自責。這就是片中父親面對妻子離家的反應。
三、情感表達的可能與對象(事後):
那要到甚麼時候他才願意說呢?與女人不同,一個男人若要願意說出感受的原因,通常不是因為要表達情感,發洩情緒,尋求認同,而是為了展現出他「已經」可以解決,處理這些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希望她的對象在他分享時可以感受到的是一個能掌握這些困難的。多半是一種「事後」的回顧與心得,而非「事中」的徬徨不安。
「事後」的分享會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對一個男人來說,他可以把這些事情作「客觀化」或「異化」來處理,在講述的時候彷彿是一個旁觀者在說另一個人。這會讓他覺得比較安心而不會需要直接面對。但也因為是一種回顧與分享,並自己「面子」的關係,對自己比較失敗的部分通常會輕描淡寫,會比較強調所成功或自認為比較好的部分。當然,如果結果是全面性的失敗(例如不當輸的比賽輸掉了),若不是很快地落入自我解釋或責任的歸咎,就是自嘲式地貶抑自己,換取對當下(說話的同時),的對自我肯定。
所以由此可以推想,當這樣的男人願意分享的時候,他所期待的聆聽對象會是願意把他當成某種「欣賞」的對象,或至少不會是喜歡挑毛病來數落他的人。而這裡的「欣賞」並不是一種盲目的崇拜或一昧的奉承,而是能了解這些困難的內涵(或許他並未仔細說出,但可以猜想體會),因而認同他所做過的努力與所得到的結果。在他對一個女性分享的時候,一般男人很害怕看到Women’s talk常常會有名其妙的情緒飛揚,以許多誇張的表情或語言來表達。他會覺得這不是真實的表達,反而是帶有某種憐憫或喧賓奪主的情緒。
因為聆聽者過多的情緒表現或認同對男性而言意味著另一種「問題」,迫使他將原來想要分享的心理狀態轉移到必須處理聆聽者自己的情緒表達。這常常使得男性在此就覺得到不如不講算了,只要告知結果,不願透露其他細節或自我反省的歷程。這可能是一般男性再與女性溝通其經歷困境時所常面對的困難。長久之後便使對方覺得怎麼都不願意說出心事。
當然,這種對於聆聽者的期待(能欣賞他的決定與體會其困苦的感受)不是針對異性的聆聽者(如同電影中那位女店員,雖然有意但並不是父親可以信任交託的對象),對男性的聆聽者也是如此。這也就是為何片中的父親一直不肯對自己的孩子說出真相的原因,因為他覺得兩個孩子還未長得夠大到可以承受,還過於幼稚而不成熟。但事情畢竟爆發了,迫使他必須面對,才使他顯得這般困窘。
四、情感表達的可能與對象(事中):
由此可見,在遇到情感相關困境的時候,要一般男性在事情發生的狀態中,自己還未整理好的情況下,來分享當下的感受是多麼不容易。一般女性是藉由與朋友分享與聆聽來取得情感上的支持與認同,轉化為面對困難的勇氣。但男性在面對困難時比較實際,覺得若未能直接有助於解決問題,再多的分享也沒有意義,甚至為自己增添更多的麻煩。這是為何多數時候他們寧願用喝酒、打電動、上網、睡覺、工作等等方式來麻痺自己,幫助自己來調整心情與觀點來面對問題。
由於表達情感在一般狀況下對男性就比較不容易了,何況是在他面臨的困難當中。所以若真希望這種表達是對男性當事者有幫助,而不是為了女性聆聽者自己的好奇心或以此作為確認彼此關係的方式,聆聽者的預備就很重要。而這種預備是與女性平時互相分享心情時的同理心預備是不太一樣的。
五、四個衝突以求溝通的階段:
以電影中大兒子托里知道自己的母親可能還活者,是父親欺騙他們時,如何面對艾拉為例。這可分成四個階段:首先,艾拉當然是以一個一般女性關懷的角色想要幫助托里,認為他應該願意對自己說實話,將情緒放心的表達出來,應該會比較好,如同一位女性朋友等待她的安慰與關懷。但畢竟托里是個傳統家庭長大的男性,在這掙扎中選擇悶在心裡不說,一方面不知如何作,一方面又不像傷害艾拉,更不希望表現出自己的軟弱。所以他當下選擇躲避,一方面自己沒有面對好,另一方面也擔心說了之後還要協助「處理」艾拉可能有的更複雜的情緒或表達。這種逃避通常是第一時間的反應,女性朋友或作妻子恐怕需要諒解。
第二階段是當愛拉去河邊找托里,希望進一步關心他時,所得到的結果竟是點燃兩人愛苗,光天化日下在車內作愛。結束後托里竟像沒發生甚麼事一樣離開。這對艾拉當然情何以堪。願意為她所愛的人獻出身體可能是她可以接受的(先不討論這種道德問題),但未還後來竟換不回托里真心的分享,彷彿是把她當成一個洩慾的工具。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幾乎只是反映出當男人面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又加上一個對自己有好感或自己喜歡的人在身邊時,所容易產生的自私反應,說穿了,的確就是如一夜情般發洩自己內心的衝突與無法說明的感傷。與前面所提的野獸型的男人的反應本質上類似,但算是在經得對方同意或默許下所行的。我們在一些電影或戲劇中也可以看見,一些男性在工作場所因為上司或外界壓利而無法宣洩的情緒,如果在家裡反而被妻子挑剔或轉移,就很可能也就因著近水樓台而與歡場女子或同事發生婚外情。在這個階段可以說的確是不負責任的,也根本沒想要負責,而是他罪性中的本能反應。當然,如果當時艾拉並不喜歡托里或是言詞表示拒絕,還是可以抽身的。只是那樣大概就難以真的體會他的掙扎與矛盾。
第三個階段是再後來,艾拉又主動接近托里,想表達上次沒說出的關懷。原以為逃也逃了,發洩也發了,現在也許是可以好好分享內心感受的時候。我必須說這樣的時機的確是對的,托里不願再對之前所做的事情或想法分享是不應該的。但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特別是對於這個從小失去母愛的孩子而言,即便在現在很安全的環境與對象中,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說。特別是艾拉可能是出身於一個相對健康的家庭,很可能無法了解從小那麼期待母親安慰卻得知是被母親離棄,被父親欺騙的感受。
也就是說,即便在現在這個情況,作為一個男人還是考慮所想要分享的對象本身是否成熟到某些地步,可以了解他的掙扎與苦心。若不能,他寧願選擇一個無關緊要的事情來搪塞,把自己「異化」成另一個無關的旁觀者。這樣的方式當然讓艾拉很不滿,因為覺得自己不被信賴,特別是因為她已付出了身體與心靈的代價。
我個人的看法是,艾拉這時候其實應該就不需要在旁邊轉圈圈或旁敲側擊,而是直接了當地告訴托里,她知道他媽媽的事情,而且覺得這是件可以理解的事。也就是說,想要關懷的女性朋友可以在這個時候展現她所欲備好的狀態不只是情感上的認同,而是在知識上與觀點上與在困難中的男性「同一陣線」!直接告訴他她的感受,把這件事情一起「異化」成可以客觀面對的事情,讓托里覺得這是一個可以討論的「戰友」而非必需要關切其反應或安撫其情緒的「麻煩」。這樣他才會放心地表達,而不必擔心讓對方又背負了重擔。
這是因為多數女性是容易以主觀的方式表達情感,認為這是她個人真實的表現。但是男性並非如此。男性覺得安全的嶄露自己的方式是「透過對另一件事物的評論」,用間接地顯示其觀點或價值觀。所以面臨與自己相關的困難時,需要時間讓自己從當事人轉移到一個相對安全的角色來看待這些事情與自己的位置。這時想要關懷的聆聽者就需要先找出類似的位置來告訴他,她也預備好跟他一起來談論「這些事」而不是直接談論他的心情。
等到男性了解他不必負擔這位朋友的心情或可能的問題後,他才會比較願意逐漸地表現出他自己的情感,進而珍惜這位戰友在旁邊的不離不棄與貼心等待。這對男性而言是很重要的關係,也常常並未能得到。當然,如果這並不代表關懷者需要一昧地認同他的觀點或想法,而是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讓當事者得到啟發。例如艾拉可能可以以一個女性的角度為托里母親想出若干解釋,表明也許她真的有甚麼難言之隱或困難之處。當然,也許不是真的,但至少會給托里相信這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對象,一個可以聆聽與適當回應的朋友,而非一個一直要逼他給出一個感情交代的母夜叉。
所以這才進入到後來的第四階段,一個已經超過言語的默契與交流,如同兩人在影片最後一起坐在小屋前觀看日落的情景。雖然當時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祕密(如父親的自殺等),但卻是兩人一同分享,一同承擔。那時言語的表達反而又顯得多餘。
結語:
原來是想回答其中一兩題,但後來還是不知不覺地整理成這四千字的感想。我想就如同「為成人說故事」的介紹,是隔著距離看自己。另一方面想到教會內作婚姻輔導之類的事工時,多半是強調溝通,而使得平常不善用言語表達情感的先生落於下方,似乎總是婚姻困難的始作俑者。所以這一篇也算是想為一些男性朋友作解釋,為何這類型的輔到多引不起男性的興趣。並不是他們不關心家庭或婚姻,而是所預設的方式已經多辦仕女性所容易參與的方式,間接地使他們覺得被排拒在外,因而總困在奉老婆之命參加但又難以全部認同的糾結與困難當中。
當然,對一個屬神的男性而言,以上所分析的過程雖然可能還是有,但應該會更能學習將自己的情感在密室的禱告中學習交托。讓自己不必再以表面的虛榮或面子為倚靠。或可能更快地與妻子或對方達到好的溝通。但我仍然覺得這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雙方對兩性溝通的本質與自己的心靈狀態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