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聆聽中聽見別人、聽見自己
——電影「就像在天堂」中的音樂美學
陳韻琳
Kay Pollak(As It Is in Heaven,瑞典2004)執導的電影「就像在天堂」,主角是個指揮家,名叫丹尼爾,他因身體不適,回到他出生的小鎮修生養息。這電影看似一個單純的小鎮故事,卻透過電影敘事各不同主題的交織,提出了有趣的音樂美學大哉問。
從電影敘事的結構分析來看,有五個敘事主題:
1.以音樂戰勝對暴力的恐懼,2.以音樂戰勝對死亡的恐懼,3.以音樂戰勝定罪與審判的宗教,4.在音樂中聆聽彼此、欣賞彼此的獨特,5.透過音樂得到昇華心靈的美麗愛情。
1.以音樂戰勝對暴力的恐懼
電影一開始,小丹尼爾在搖曳舞動充滿音樂感的麥田中拉小提琴,卻被同學康尼結夥欺負毆打,顯然這事發生不只一回,而
喜歡大自然和諧共鳴的小丹尼爾,根本不知該怎樣面對暴力,因此,他母親不得不帶他離開小鎮。
電影敘事末後,回到小鎮的音樂家丹尼爾,為了要協助塞拉脫離婚姻家暴,捲入康尼、塞拉的不幸婚姻關係,結果再度被已是塞拉丈夫的康尼毆打。
丹尼爾被打後,得到小鎮詩班成員很多的關心,給了他很大的勇氣,於是,一直教導小鎮詩班學習「聆聽」的丹尼爾,終於說出他的心事與秘密,讓詩班成員聆聽。他說:「我叫丹尼爾,童年時,我住在這小鎮,我經常被打,七歲時,母親帶我離開,從此我不曾再經驗被打,直到這回。」聆聽的塞拉,充滿理解與感激的看著他,其他成員也紛紛回應:「歡迎你回來,但尼爾。」然後他們開始唱「奇異恩典」,這是一首救恩之歌。
而丹尼爾這個音樂家對音樂本有近乎完美的苛求,卻願意指導這鎮上一點也不專業的詩班,並為他們譜曲,是因為他先看見鎮上居民蓮娜像天使一般的笑容,再目睹塞拉被丈夫康尼毆打,而後再聽見蓮娜天使般的歌聲後,所做出的決定。當他帶領鎮上詩班後,特別為詩班成員創作曲目,曲子中需要一位獨唱者,他指定那獨唱者是塞拉。
將這些敘事關連起來可以得知,「就像在天堂」的核心主旨,是音樂與暴力的對恃,以及透過音樂戰勝暴力。
2.以音樂戰勝對死亡的恐懼
小丹尼爾因屢屢被康尼等人毆打,不得不被母親帶離小鎮,而後,當他十四歲,預備去參加非常重要的、而且一定會得名的比賽,未料母親卻在那天,為了鼓勵、陪伴他,拿著捧花在街頭對著他窗口揮舞,因此被車撞死。
死亡不僅因母親如影隨形,死亡還繼續跟著丹尼爾。
丹尼爾會回到這小鎮,是因他自知自己隨時會死。當他成為音樂家後,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又是個對音樂有著完美苛求的人,以致於他在音樂中失落了音樂的意義,最後終於造成嚴重的心臟病,醫生跟他說他隨時可能死。
在電影敘事最後,善於解讀並善體人意、有像天使般的笑容的蓮娜跟丹尼爾說:「其實我早就知道了你怕死亡。我父母早就過世了,可是,我卻知道永遠的死亡並不存在。」
而電影最終,丹尼爾病發於即將到場之前。合唱團員們苦等不到丹尼爾,自發性的透過各自發聲彼此聆聽,嘗試尋找到和諧的共鳴,最後是全場所有人,包括合唱團員與裁判、聽眾,全都共同參與並完成了合唱藝術極致的和諧共鳴,丹尼爾聽見了,心滿意足,充滿微笑的離世。
因此,「就像在天堂」另一個核心主旨,是音樂與永死的對恃,與音樂對永死的戰勝。
3.以音樂戰勝定罪與審判的宗教
再來,丹尼爾初回小鎮,正為大雪紛飛的大自然美景、以及雪中一隻白兔歡欣不已,隨即牧師就來探訪,不久,暴力者康尼出現,看到兔子,便一槍打中牠的屁股,然後倒拎起受傷抽慉未死的兔子。當康尼遇見從丹尼爾住處出來的牧師,便把兔子甩向牆壁,把兔子性命徹底終結,再把它送給牧師....,康尼、牧師與襯托大自然美景卻被擊斃的兔子,三者之間,隱含了牧師對信仰的理解會趨近於暴力與死亡,也就是說,他的信息會缺乏對生命豐盈的賜福,卻充滿定罪與審判的信息。
所以「就像在天堂」還有一個核心主旨是:能豐盈生命的音樂,絕對會與只理解定罪與審判的宗教信仰徹底對恃,而音樂,終將戰勝只宣告審判與定罪的宗教,讓人體會愛與生命的豐盈。
4.在音樂中聆聽彼此、欣賞獨特
當電影故事中,鎮上牧師見大名鼎鼎的指揮家竟選擇回到這小鎮,便問丹尼爾:「為什麼要到這小鎮?」丹尼爾答:「想要聆聽。」但隨後,丹尼爾卻是在練習合唱時,讓大家練習聆聽,聆聽別人的獨特,也讓自己的獨特被聆聽,他作的曲子也是讓人人以自己的獨特音色參與合唱,在聆聽中找到清澈透明的和諧與共鳴。
牧師的妻子也是合唱團成員,當她明白聆聽能鼓勵人真實表達自我、欣賞獨特,她得到這真義後,她便回家問牧師,為何他在講台上從不用自己最真實的聲音,而刻意用著故意作出來的腔調?
牧師的妻子的問號背後,其實是在提醒自己的丈夫:你審判定罪的信息背後,是個不會聆聽、也不敢誠實表達的封閉自我,你不敢向生命與愛敞開。
於是「就像在天堂」有了第四個主題:聆聽彼此,欣賞獨特,展現真實的自我,並尋找和諧的共鳴。
當丹尼爾跟牧師說他回小鎮是想要聆聽,這回答雖然讓人丈二摸不著頭腦,但是聽起來,卻也讓人感覺不出一絲一毫的傷害性,彷彿他就是個倦於指揮,不想再被噪音煩攪、不想再發聲出音的隱居者,誰知道他在這小鎮住下的日子,竟讓小鎮居民從合唱領悟出來的聆聽藝術,以合唱發動一場讓牧師無法阻止的溫和革命。
5.昇華心靈的美麗愛情。
此外,觀眾一定會對蓮娜天使般的笑容,善體人意的溫馨印象深刻,可是,蓮娜卻一直是渴望愛卻總是所愛非人的不幸者,而她儘管有屬於她的坎坷,但她永遠用充滿愛的笑容迎向小鎮,她說,因為她總是看見這些人背後有天使的翅膀,這意味她總是看人只看好處、優點與善良面;此外,儘管蓮娜自幼失去父母,但她卻有「人人都是天使」的信念,還堅持「沒有死亡」的死後永生。
當然,這個蓮娜愛上了丹尼爾,丹尼爾也愛上了她。一個失去音樂意義又面臨死亡的複雜藝術家心靈,卻愛上了相信死後永生的的單純天使,這又是個絕妙的敘事線。
一口氣透過電影敘事,分析出五個重要的、非常需要好好發揮的主題,絕對不是對這部電影的美譽,恰好相反,五個重大攸關音樂深度的主題,全擠在一部電影中,當然將會有某些主題被犧牲,使某些主題應當深刻化卻不得不點到為止,結果這些主題反而造成敘事岔題的結果,除非導演善於運用符號或象徵,將五個主題聯繫成一大完整主題,但這導演沒有。
因此這部電影中,牧師角色的處理陳舊因襲,又過於簡化而誇張;而丹尼爾和蓮娜的愛情,也顯得矯揉造作缺乏新意;至於丹尼爾之從懼怕死,到在跟蓮娜表達愛意後,倉促間含笑而逝,更使單純天使與複雜藝術家心靈的相遇,只呈現表面敘事,缺乏深度。
撇開這些缺點,回到音樂美學的主題——尋訪美的過程是否能帶出這種近似宗教向度的結果?這是千年來美學神哲學的大哉辯論,但我個人的確認為,「美」是需要認真尋訪的,在尋訪過程,最後終會連結到「真」與「善」,美當然不等於宗教,但它的確開啟了一個向宗教超越的向度。
而「就像在天堂」中關於音樂美學的最重要敘事,就是透過合唱藝術強調在聆聽中發現別人的獨特,也讓別人聽見自己的獨特,當所有的獨特集合在一起,卻能透過聆聽彼此,完滿一種和諧的共鳴,這部分的確將合唱甚至是樂團與指揮的音樂藝術,表達的十分完美。
丹尼爾參與了鎮上小小的詩班,作他們的指揮。他一開始帶合唱詩班練習時,不是要他們歌唱,而是要他們聆聽別人的歌唱。聽別人唱歌有什麼好學的?但丹尼爾很講究。他要大家聆聽別人音色的獨特性,也讓自己的獨特音色被別人聆聽,當每個人的特色都被彼此聆聽到了,他為詩班作的曲子,便是讓人人以自己的獨特音色參與合唱,邊唱,邊在聆聽別人的聲音中找到清澈透明的和諧與共鳴。
很奇怪的是,就在這練習過程中,他使團員每個人都勇於展現真實的自我,找到自信,並發現了支持、尊重他人的藝術。最後,這一整群團員,支持了一個一直承受丈夫暴力相向的女團員離家出走,她離婚離的一點也不絕望,因為她在台上用獨唱表達出她的自信與決心
這部電影蠻戲劇性的詮釋了指揮的角色,因為偉大的指揮,不會只在意自己對音樂的詮釋,他會更在意每一個樂手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卻又能跟其他樂手在音樂中維持著和諧的共鳴。
可是這部電影卻也暗示著,音樂終究不只是台上的事、不只是音樂本身的事,聆聽過程中的美感經驗,會不自覺的轉化成為一種人生哲學,潛移默化人格特質;而集體的聆聽經驗,還可能生發社會文化轉變,甚至會促成革命。
我很反對藝術家刻意的讓自己的藝術成為一種革命,也很反對藝術聆賞者期待藝術成為革命的工具,因為這種刻意的期待,會使藝術失去自由,甚至淪為宣傳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共產黨獨裁政權下,革命的意識型態對藝術的約束與壓迫。但是,藝術的確可能引一場心靈革命甚至是社會革命,尤其是形式不斷激烈變革的現代藝術。一如批判美學大師馬庫色在《美感的向度》一書中說的:「每個真正的藝術作品都是革命性的,亦即是感知與理解力的顛覆,是對已建制之實在的控訴,是自由解放之意向的呈現。」
但在「就像在天堂」這部電影中,有意思的卻是,那引發心靈革命、最後促成社會革命的藝術,卻非關任何形式激烈變革的音樂,而是聆聽獨特、和諧共鳴的樂團要素。這種和諧共鳴之前的專注聆聽,不只發生於作曲家創作過程的自我聆聽、也發生於演奏者之間的彼此聆聽,在這種聆聽中,音樂的美感經驗超越單一的個人心靈經驗,在與他人共鳴中,彼此向對方接納並敞開,一如海德格在其《存有與時間》中所說的「聆聽」概念——真正的聆聽,是對全體存在的聆聽。
表達音樂美感經驗的高峰,莫過於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