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 黃永慶 » 2017-08-26, 23:16
3. 婚介所的女性諮詢員點醒了志津子:「最重要的是今後想過怎樣的人生」,這句話帶給志津子什麼樣的影響?
Ans.
1) 55歲的志津子
當婚介所女諮詢員告知志津子此人生問題時,霎時她有聽進去,只因從未深思過此問題,故在尚未果決地抉擇自己的人生方向時,決定仍先配合婚介所安排的十幾位男性一一認識/相親。每一次的相親過程中,志津子漸學會將此問題在相親的過程中放入腦海中思想/評估/衡量。最後,沒有一位男性適合她。(原因:有些是男性之個人/家庭/家族方面的問題,有些是志津子自己無法適應或調整/改變自我的問題)。然,志津子最後到底所期盼/想要的是如何 ? 是要繼續透過婚介所相親 ? 或與前夫重續舊緣 ? 或從此單身 ? 故事所述,暫無結論,但「今後想過怎樣的人生」,相信已逐漸在志津子的人生下半場中開始起步追尋了。
2) 「人」到底想過怎樣的人生 ?
*年輕人:時下多數年輕人應多不曾去想過此問題—「自己想過怎樣的人生 ?」,即便曾聽過此問句,相信多數30以下年輕人也不太有感覺或持消極之心以對,主因研判可能;
a) 個性:偏屬開朗(爽朗/直爽/率直),喜歡/積極把握當下/即時享樂,不喜歡為未來憂愁/顧慮太多
b) 能力:自我能力評量後,認為無法(不易)改變明日(或未來)大環境(人/事)隨時變遷所帶來的影響
c) 背景:依順家庭/家族因素(事業/環境),順其自然接受家庭/家族之安排/傳承(ex. 皇室、企業財團、宗教信仰、…),而無太多自我人生規劃
話雖如此,仍有許多年輕人甚積極面對為「自己所想要的人生」而努力/追求,也嚐得自己努力後所得許多豐盛果實。
*中年人:50歲以上之中年男人大多曾思考此問題,即便可能不會帶來現實多大改變,但卻多已開始認真思想「人生下半場」,甚至多已積極規劃/力行之。
然,究竟「人」是否真需要去認真思考此問題 ? 或需何時(孩童時期/青少年時期/學校畢業後/剛就業時期)開始規劃/追求「自己想過的人生」? 還是勿需太堅持/勉強自己,不論大時代環境變遷如何均自我努力,並彈性適應 ? 個人認為,三者均需適切平衡(勿擇一太過與不及),即需「思想」、「規劃」、「努力/追求」及「適應」。
7.三十歲時你想過怎樣的人生?四十歲你又想過怎樣的人生?過了半百後的想法又為何?為了過這樣的人生你曾做那些努力?又或者你必須做那些努力?
Ans. 多數人(特別是「男人」)在不同年齡階段,易有明顯不同的人生想法、追求和需要。自己年少時,原有許多雄心壯志和無比衝勁(想留學英國、想做知名音樂人、想娶女音樂家做妻子、全家人組成樂團、…)。但數十年後卻發現,神透過環境的帶領似乎有很多和自己原所計劃/所想的不一樣(無任何一樣實現)。雖然整個過程/結果與自己原訂差異甚鉅,但卻非常奇妙地感恩/豐盛/知足,喜樂/恩典滿溢(「上帝能以運行在我們當中的大能成就一切,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3:20)」)。回想自己過去人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確實亦有很大不同的轉變。
*30歲:想做音樂製作人,並用音樂來服事神,想過一直有創作/演奏音樂的人生。為此,花甚多時間/金錢/體力學編曲、MIDI製作、錄音、練樂器, 並成立近百萬級個人工作室。(31歲時發行個人第一張音樂演奏專輯,並在教會組樂團參與敬拜/音樂事奉)
*40歲:轉行進入科技業,想過穩定高階上班族的人生。為此,花甚多時間複習以前大學及研究所之各項專業知識,並努力不斷充實/提升自我職場價值及相關專業。(現為上市科技公司中階主管)
*50歲:想要華神教育推廣部畢業,想過更屬靈生活及職場宣教的人生。為此,一邊工作,一邊努力修課讀書,學以致用並認真操練。(現已更多的靈修/禱告生活及在職場傳福音,並預訂剛好50歲時畢業華神)
*未來:雖暫不知神將如何帶領,但計劃將續在華神裝備,為協助牧者建造教會,職場宣教及擴展神國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