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故事梗概作者:lk 漫畫「惡女」訴說的是一個小上班族女性想要出人頭地的故事。 原本的她單純只是個「賺吃」(台語)的小上班族,直到某日與一個 陌生男人相撞,而激發出她所有的能量與動力。單純的她只為了日後 能夠抬頭挺胸無所愧懼地站在這個陌生男人面前,於是便開始想著要 有所成就,因此而帶出她裡面所有潛在的能力。這本書在新竹的租書 店,一直位居女性漫畫排行榜前十名(別的都市我不知道),或許是 因為新竹市科學園區比其他都市多有上班女性一展長才的公平環境, 肯努力的女人可以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所造成。而如同「惡女」這本漫 畫裡,峰岸小姐對小野先生所言,「每一個上班女性都是惡女田中麻 理玲」,也就是說每個上班女性都可以是惡女田中麻理玲。都希望自 己能夠被激發出內在的潛力,完成什麼大事。故對女性讀者而言,看 這套漫畫可以享受從漫畫書裡中各種女性角色的被重視,找到自我的 影子,得到某種平日無法獲得的肯定。 現代女性工作的動機活在1945-1990極端年代裡,教育的普及化使得越來越多的女性 產生自覺。從女性新意識及其利益影響層面越來越廣中得見,女性對 自己角色扮演的期待,早就脫離傳統極遠。女性的工作不再是為了使 家中不斷炊、或是家庭經濟的幫補,現在更多是,套句「惡女」漫畫 女主角田中麻理玲告訴友人工作為何如此拼命之原因,「為了不做讓 人看不起的女人」。也就是現代女性賣命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 已經轉換為所謂的「自我實現」。 甚至在這本漫畫中強調,即使像田中麻理玲這樣「三流大學四流 成績畢業、做事常脫線、態度吊兒啷噹、沒什麼神經,只有一股蠻勁 」的女性都可以完成自我實現,發揮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潛能。像惡女 田中麻理玲最擅長的是喝酒、轉盤子、舉凡宴會中一切搞笑的把戲、 與一些天外飛來特有的創意與群眾魅力,也能為自己開創出一番天地 ,一步步邁向成功大道。而在書中,也認同一般為人所不注意的特質 ,例如和藹的笑容、甜美的聲音、打字的快速、資料整理有序...., 等等都被賦予極大的肯定。 成功的定義而書中也探討什麼是成功?是像傳統男性社會一樣,拼命地工作 ,埋頭苦幹,從基層一直向上爬升?「惡女」作者深見惇欲打破這種 觀念,她透過惡女田中麻理玲的想法來顛覆舊有對「成功」的觀念。 在惡女田中麻理玲眼中,那種爬到金字塔最頂點的「成功」,對她而 言,這種「成功」不過是:組員看到組長要鞠躬說「您好」,組長要 回禮,答「嗯」。組長看到課長要鞠躬,說「您好」,課長要回禮, 答「嗯」。課長遇見主任要鞠躬,說「您好」,主任要回禮,答「嗯 」。若是一堆人在電梯遇見,那就「您好」、「嗯」、「您好」、「 嗯」的一團亂。而金字塔頂端的董事長出現了,眾人就齊聲向董事長 說「您好」,然後董事長答「嗯」,因此解決一場混亂。 對於女主角田中麻理玲而言,成功是件很單純的事,那就是最後 她可以在心目中的白馬王子面前無愧地表達「她喜歡他」。而所謂「 做讓對方看得起的女人」也並非要爬到組長、課長、主任、經理、總 裁的職位,而是她充分發揮那種動物性、類似拳擊搏鬥般、全力以赴 的敬業精神。田中麻理玲對於交辦她的大小事務,都全力以赴!她說 「我雖然不聰明,可是引擎全開,發動我所有的能力去做。」這就是 會令人敬佩之處、令人看得起的地方了! 並且全套37集漫畫中,交付給田中麻理玲的工作奇奇怪怪。有一 回甚至是要她去推翻積病已深的白玫瑰社團。這個社團原本是要訓練 高級員工的女兒成為高貴大方、溫柔智慧的「淑女」,但是久而久之 「淑女」訓練的方向竟朝向蠻橫無理、矯揉造作、驕傲自大的「弦弦 美代子」(台語:閒閒沒代誌),另外該社團年會之奢侈浪費,竟花 費高達數百萬之譜。而田中麻理玲在只有兩萬元的預算、工作人員四 名、場地仍無著落,有可能被開除的情況下,她雖沒有多少勝算,卻 依然接受這份艱困的任務。而這就是作者對於成功的定義。成功不是 結果,成功是一種過程,成功在於是否勇敢地去接受臨到的挑戰,成 功在於事情的發展過程中學習到了些什麼。 女強人的迷失另外,作者深見惇也花了很多篇幅,來闡述所謂的「女強人」的 迷失。在Lady's Think Tank『理想人才派遣公司』幾集裡,就描述許 多女性在工作職場上奮鬥的辛酸史。例如,常見到明明是女性職員的 點子,卻常常會當成是男性職員的主意。上班的時候,女性職員就是 得分心來負責雜事,類似端盤子、倒茶水、泡咖啡、一些瑣事上,男 性職員就可以專心一致地搞自己的企畫案。而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 女人就是要浪費掉不少額外時間,那怎可能公平的與男人競爭?所以 能夠成功成為女強人的女性,真是如鳳毛麟角般少。而這種成功的女 強人,通常天資過人,另外還加上有所犧牲。常見的就是選擇放棄愛 情、犧牲家庭、堅守獨身,全人委身於工作。這很像一些激進的女性 主義者強調走出家庭、在職場上與男人一較長短。 然而久而久之,這些女強人,漸漸地如同男性在職場中翻滾、拼 命工作,學會弱肉強食,踏在弱者的身上前進。在意識中也漸漸被洗 腦,認為有家庭包袱的女性多是廢物。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這些平 凡的女性上班族都應該被開除,留下所謂的菁英份子即可。亦就是這 群女人認為,要成為成功的女強人應該要抗拒作母親、抗拒婚姻。 然而作者認為選擇婚姻的女性也應擁有上班的權利。深見惇其實 偏向所謂的「自由主義式的女性主義」。這種主義的觀點大致是認為 ,「不是抗拒作母親,而是要男女雙方將作母親共同視為一份神聖的 職業與使命。不是抗拒婚姻,而是抗拒不成熟的婚姻關係─即是女性 必須在婚姻中犧牲自我。婚姻應當是讓雙方在相互聯繫中發展自己。 不是非要有職業經濟獨立不可,而是要使女性在自我認同上有社會價 值感,、、妻子亦可不斷關注家庭之外的活動。、、」(這段整理摘 自Gospel女性主義與基督教信仰一文)。 也就是女人的價值不再屈於資本主義價值觀的認定,亦就是女人 並非要獲得所謂的位高錢多、或是事繁權重,而在於是否盡力。每個 女人在不同的環境裡、不同的同事團隊中,不同的可用資源,才幹盡 量去發揮出來,這就是「成功的女性」,這就是英雄!於是小兵也能 立大功,三八脫線、相貌平凡的惡女田中麻理玲也會是具有智慧與美 麗於一身的女人。 每個女人都有價值我個人唯一一套自己購買的漫畫就是「惡女」,在裡面我不僅看 到關於探討女性的種種生涯工作奮鬥過程,我也看到一種很像基督教 的「何謂人?」的精神。因為在資本主義的價值觀體系下,所有的事 情都成為一種競爭。無論是IQ、EQ、CQ、、等等都可以被量化成為比 較成績的高低。於是很多人容易失去自信,成為自卑。然而在基督教 的觀點裡面,只要是人都有上帝的計畫在他身上,所謂天賦人權也是 從基督教的觀點而來。在基督教的觀點裡,真的就是賦予一些一般人 所不屑的特質、或資本主義認為沒有任何「利益」的價值,都予以極 大的肯定,像「愛」。聖經在哥林多前書提到,上帝賜給教會很多有 才能的人,像使徒、先知、教師、行異能、醫病的、說方言的、繙方 言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這些恩賜都是很有「 價值」的,但是聖經中卻說上帝眼中最大價值的恩賜其實是「愛」! 然而「愛」卻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裡人人第一會犧牲、放在後面的事情 。好比,忙工作使我們犧牲陪小孩的時間、忙工作使我們沒時間回老 家探望父母、陪他們聊天,忙工作沒時間與朋友相聚,因為這些東西 在現代人的眼中是沒有什麼「利益價值」的。 而「惡女」一書開創一個新的角度,還女性上班族一個立足點, 讓每個卑微的上班族都肯定自己所做的事情,或是打字、或是擦桌子 、倒茶水、、等等。甚至不上班的女性,在家相夫教子的女性也都具 有重要的價值。於是每個女人都是「英雄」!! 組群討論作者: janewu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很多男生會不喜歡看惡女。 甚至連我自己,儘管覺得很喜歡這部漫畫,覺得很多很有道理;但從 某個角度來挑剔的話,我仍覺得主角麻理玲這樣的女孩子有點奇怪 ..... 總覺得作者塑造這樣的角色,仍有她的某些盲點。不知道是男生 的沙文主義作祟?我自己被社會某種想法制約了?或許不能接受的點 在於,麻理玲一切的出發點是為了「愛情」。 我覺得她帶出來的結果(那種上司願意對女性開始刮目相看.... 等)固然很好,但『出發點』並不是在此,也就削弱了作者的用意, 讓我覺得沒有很大的根據可以證明。 我的意思是,麻理玲所帶出的故事中讓我們看到很多不同女強人 的處境,也表達了她認為真正的女強人應該是「愛情、事業」兩者兼 顧的,更表達了不管作什麼,小事也好,每個女人都可以是英雄。 然而,奇怪的是,麻理玲本身呢? 她說:「我要努力成為可以匹配你的女性」 我在思考的是,按照書中麻理玲的動機,感覺像是這樣的:這是 她工作的原動力。今天越努力的人,就可以得到越成功的男人的喜愛 。那麼,我要問的是,如此像麻理玲的人,和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讓 男生來追求有什麼不同?感覺目的是一樣的,只是『手段』的不同罷 了。 我要問的還有一點,就是:如此的愛慕男人,是對的嗎?這樣對 於新時代的女性來說,她們能不能認同?新時代的女性應該是完全的 堅強獨立 -- 像某些男生把愛情當成某個階段的原動力,或者是生命 當中的附屬品;亦或是像麻理玲一樣,有愛慕? 男生究竟會不會喜歡麻理玲這樣的女生?我個人的答案是,他們 會說不喜歡,不認為這是一種女強人。但奇妙的是,偏偏很多男生希 望自己的女強人是有著像麻理玲的愛慕。我的分析對了嗎? 而女生應不應該像麻理玲一樣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對我來 說,身旁以男性為終極目標的女性不在少數。然而,這樣好嗎?我真 的不知道........ 你的看法呢? 作者: qqqqq的確,麻理玲外在最清醒的「意識」中,就只有「愛情」,其他 只是附帶發生,而非刻意產生,雖然她在許多方面很爭氣,但大部分 只發生在「潛意識」中,所以儘管她對未來樂觀的個性,對生命的充 滿希望與活力,非常令人欽佩、激賞與羨慕(相對於一般人),但背 後的動機卻單純地令人懷疑。但是麻理玲所遇到的挫折、歧視,與其 所表現的毅力,恐怕就不是男生可以體會個中偉大的了! 我想這牽涉到價值觀的問題。 以「目的」來說,「追求愛情」,此乃人之常情,若以目的的價 值觀論麻理玲,其實並無可厚非,因為不管男生、女生,都會想辦法 得到所喜歡的人的肯定與喜愛,重點是所使用的手段,「努力」和「 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這兩者之間價值當然就有所不同,「努力」是擁 有許多附加價值(如工作能力上他人與自我的肯定,成就感…),而 「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其附加價值恐怕就少得多… 當然,單就以「努力」來追求認同的動機價值來說,「愛情」和 「自我實現」或「其他(被肯定,自我挑戰…等)」,又是另一套價 值的評判標準,要注意的是這些動機是可以並存的,所以或許應該是 用比重來行量,以麻理玲的動機來說,愛情大概佔動機的 100% ,這 就是比較令人非議的地方…不過還好她個性上的一些潛在特質如善良 ,不服輸,精力充沛等彌補了她奮發動機的不足,這部份的動機是在 行動中出現,比較少思考過程的描述,所以似乎不被強調,但這樣的 特質反覆出現在麻理玲的處事上,其實也可以作為麻理玲動力的來源 之一。 「愛慕」本身應該是具有合理性的,而且它的「正向」功能我 想是可以肯定的。 我想把討論的重點擺在:「如此的愛慕」上或許我們都能同意, 麻理玲似乎是愛的過頭了,這樣的危險性是,一但失去了對愛情的憧 憬,她幾乎就沒有活下去的意義。但除了了愛情,若把「如此愛慕 xx 」換上工作、金錢、聲望、地位、權力、信仰…,就牽涉到「生 活重心價值觀」的問題,當我們反省新時代的女性該有什麼樣的生活 重心時(「工作」?「愛情」?「家庭」?)其實也正好反省當下現 代人的生活重心。畢竟大部分的人不像麻理玲那樣單純,許多想法依 不同的比重摻雜在動機當中,愛情也好,信仰也好,或其他....,當 我們認定那是重要的時候,幾乎很少再去質疑這些東西為什麼很重要 .... 就像麻理玲不曾質疑過她的夢想一樣。 就拿前面說的,『麻理玲所帶出的故事中讓我們看到很多不同女 強人的處境,也表達了她認為真正的女強人應該是「愛情、事業」兩 者兼顧的,更表達了不管作什麼,小事也好,每個女人都可以是英雄 。』。就目前女性的工作量與工作時數(含家庭)來說,與其說,成 為「愛情、事業」兩者兼顧的女英雄,是現代女性所追求的目標,不 如說,是不得不選擇的,不得已的目標。畢竟工作也好,家庭也好, 誰也不喜歡有挫折,但以「操勞」的程度來說,相較於男性,要當個 成功的女英雄要付出的心力與代價,是足以累垮人的! 就如「麥田補手」裡描述的,每個人都有夢,先不管夢是什麼, 做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應該就算是件好事。能踏踏實實一步步朝夢 想前進,進而達成夢想,這就是幸福了!儘管麻理玲的夢想看起來不 怎麼樣,但是她那充滿動力的生活與幸福感,卻是令人羨慕的!基督 徒是否也能像她一樣地對生命生活認真,充滿盼望與喜樂,我們是否 能活出信仰中令人羨慕的生命力,或許可以好好想一想… 作者: lk我很喜歡這種單純愛的動機,可能是因為如果沒有基督教信仰, 對於我個人而言,我也會像田中一樣,把一切放在愛情裡。因為愛情 就真的容易超越種族、政治立場、地位、權勢、、,年輕男女兩個人 在陷入愛情裡,不會問說他是一個月賺多錢、他、、、、、,很多時 候就是這樣一見鍾情了,fall in love... 而愛情帶來的動力也是十 分可怕.... 我有個同學,他的女朋友在台北。他每日苦讀,要轉系考。想要 回台北,與他女友相聚。每兩個禮拜回台北,也是一樣的理由。結果 他真的成為我們班上第一名。只不過他轉校考沒成功,轉系考成功。 於是仍是繼續留在成大.... 每逢同學朋友邀他出去玩,他就會說「 我要讀書」。他遭受大家的質疑與閒話、、,問他讀書的動力何來? 「愛情」。 我想到曾慶豹寫的那篇「愛在除你以外」... 我實在深感汗顏 .... 因為我似乎已經沒有那種單純的愛情..... 『愛是一種冒險、一場賭注,所以須要用專注和天真去愛,愛從 來就與清醒的人無緣。愛是理想主義者和革命家的故鄉,因為愛必然 將我們帶到死亡的邊際,它可以讓人粉身碎骨,也可以讓人有程其正 活過的咸覺。真正去愛的體驗是前所未有的,只有愛過的人才知道個 中的滋味,雖是五味雜陳,卻又是意猶未盡。 對一個充滿著理想主義的年輕人而言,革命與愛情是極具誘惑力 的。它代表著某種對現實的頑抗和對理念的堅持,革命和愛情都是帶 有火一般燃燒的咸覺,生命的咸受和體會竟是通過接近死亡的姿態而 來的,所以革命必定會有流血、愛情也會斷送一切。所以,革命與愛 情都是現實世界的「左派」,暗含著一種對人性正義感和美感的激情 式追求,卻又必須以付出生命為代價;革命與愛情都帶有解放的特質 ,革命是對人身體的救贖,愛情則是對人心靈的救。 愛情宛如革命一般,需要勇氣、敢於冒險,隨時準備喪失所有, 所以愛情是「反現實」的,簡單的說,現實很難容下愛情,愛情必須 在抗拒現實中接受冷嘲熱諷,為了愛情就必須與現實衝突,墮入現實 則失去愛情。對這世界,敢愛、願意愛的人算是死了的人,這世界對 他不再具有吸引力,而且,還隨時會以喪失一切為代價。為愛,就必 須奮不顧身,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為得著愛,就必須失去世界,得著 世界,就將失去愛情。』 我常常想著有這種愛的能力的人,當他信耶穌以後,一定也是這 樣瘋狂地委身於耶穌。而為主拼命的人,我也認為他裡面一定有著同 樣爆發力的愛情。當然我的想法不一定正確,但是我個人年輕時候的 愛,無論愛情或是信仰,就很像曾慶豹寫的瘋狂,不顧一切地投入。 我想難怪聖經說「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我 覺得我現在就實在像以弗所教會的信徒一樣 ..... 作者: qqqqq其實我假設的一種情況是,萬一她“遇人不淑“,而對愛情本身 有所幻滅或絕望,(比如對方花心,有暴力傾向,嗜賭…),就好像 許多人辛辛苦苦達成了夢想(比如賺大錢,做大官)卻發現這個夢其 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那麼有追求的價值,借用杜斯妥也夫斯基的 話說,「我害怕的僅有一事:我所遭受的痛苦是不值得的。」對基督 徒來說,信仰的確據是很重要的,對那些生活幸福美滿,人生充滿意 義,不是很需要信仰的人來說,他們的確據在哪裡?這是我比較想知 道的… 作者: janewu我想說的是,很少男生會是因為愛情的理由而工作,就算有,也 可能是在生命中的某一個階段為愛情而努力;況且,若真有這樣的男 人,也並不會在男生或企業中被完全接納。 像劇中的竹內一成先生,不就為了老婆不肯升遷、不肯外調,然 而圍棋伯伯反問他說:「你有你自己做事的信念,但你為公司做了些 什麼?你有替公司賺到錢嗎?你追求到屬於你自己的事業了嗎?」看 起來並未對於這樣的員工有所認同。 當然我在猜,這和日本整個社會背景也有關係,像在美國或其他 社會福利夠好的國家工作的話,聽說會希望員工以家庭為優先,因為 家庭是一個工作者的後盾,如果後盾穩住,自然就一切好辦.... 扯遠了,回到「惡女」劇情,後來竹內先生自己也說道:「只要 肯努力,一個小職員也可以改變公司...... 如果我早點明白這個道 理,早就可以樂在工作了。」我不知道,這是否暗示著那些以家庭為 努力者還是有發展的空間? 或許誠如麻理玲的回應說道:「有各種各樣人在這裡工作,他們 來自不同的家庭,所以,一定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吧!」但她又說道 :「我是個很頑固的人,我不但頑固並且對我的愛情非常執著。」 然而我要問的是,一旦她追求到了愛情之後呢? 我猜作者也沒有答案了,因為她藉著麻理玲透露了一段話讓我想 了很久:結婚.... 遇見了王子,兩人結合後,會有怎樣的生活在等 著他們呢?童話故事裡並沒有寫,並沒有寫出來。……… 其實我並不反對以愛情為出發點。但,放眼望去,現在身旁這麼 多女人以愛情為終極關懷,是不是我們身旁太多小說、漫畫,給太多 青少年幻想?? 今天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把麻理玲最後在等待回答的那個 星期之部分重新看了一遍,然後我想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我猜,麻理玲是不會再找另一個 TO 先生,因為看到最後,我 發現麻理玲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似乎變得更成熟的一些,誠如她自己說 :「如果被拒絕,我會完全死心啦!我想成為他工作上的好伙伴。因 為遇見了 TO 先生,才能讓我認識那麼多人,教了我很多東西,我不 想就這麼學而不用。所以我想成為 TO 先生心目中的好同事,這是我 下一個目標。」 是不是那兩年的等待與訓練,讓麻理玲有了一種心態上的成長, 從一種「為愛情往前衝」的原動力,到真正開始發現人生是需要一些 「自我實現」。 能不能這樣說?此時的愛情之於她,不再只是盲目的愛戀;從一 種原始的動力,提昇到更高的境界,知道自己有什麼,要作什麼。如 果是兩年之前,在她還沒有受過這麼多事情時,如果 TO 先生就有了 別人,或不如她想像中的好,我猜她就有可能幻滅一絕不振,或是像 其他女孩子一樣找尋下一個目標了吧.... 或許「麻理玲的戀愛心態轉變」,也是一個思考的切入點也不一 定? 作者: Wind首先我必須說的,我並不是完全的很欣賞這套作品,因為整部作 品在初期成功了以後陷入了無窮迴圈的延長模式,最後再加上一個我 不甚滿意的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麻理玲(其實應該翻做瑪麗蓮,也就是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的姓 ,因此第一集才會有一些奇怪的對話出現),一個平凡的小秘書,像 是灰姑娘般地出人頭地。我們仔細的來看這些內容,會發現麻理玲跟 韋小寶雖然在一些個性上有很大的不同(一個專情一個濫情,一個見 東西就貪,一個誠實得可愛,一個油嘴滑舌,另一個做得比說得快) ,但是,他們擁有一些同樣的特質。第一個特質就是他們對事情的看 法是積極的,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他們都不會喪失信心(好吧,韋小 寶會碎碎念,但是事實上他還是很積極的)。第二,他們都很講義氣 。韋小寶可以做出任何違反傳統英雄原則的事情,但是他不會背叛朋 友,無論是康熙或是天地會。麻理玲即使在任何的情況下,也不會背 叛他自己的誓言。因此,他們能夠得到朋友的心。 最後,他們所共有的,也是成功的最大因素,其實是「運」。「 無責任艦長」裡頭,泰勒的頭號大敵曾經這麼跟部下說過「你知道一 個將領最重要的是什麼嗎?不是軍力或智慧,而是武運」。這幾位不 學無術的主角,他們的運都強大得像故事一樣(咦?本來就是故事嘛 ),無論是貴人相助,或是在做事情的時候「碰巧」的歪打正著,都 令人稱羨。 但是「惡女」的失敗也在於這點的運用。一而再,再而三的好運 ,貴人的出現與相助,導致了這部作品到了十幾集開始的無力感。由 於是單元性的連載作品,每一次的單元不會太長,而解決事情的方法 卻太類似。 我對「惡女」的印象大概是這樣了。我得說,雖然這部作品很不 錯,但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成功的機會並不大。不過漫畫嘛,總 是填補了人們心中一些小小的夢想。 相關作品建議參考:「上班女郎(石塚夢見,東立(長鴻?)) 」「一百億之男」「課長島耕作」「政治最前線」。 上班女郎是部很有趣做的作品,基本架構在一個跟麻理玲個性類 似的女主角身上,但是比較單純,沒有一堆奇蹟似的升官,而男主角 也一直的在他身邊。但是他就是用如此開朗而單純無心機的心,去解 決了周遭一堆大大小小的問題 ~~~ 算是比較生活版的「惡女」吧... 一百億之男,應該是東立再版的,舊版的已經出完了,新版的好 像到了第八集,還沒結束。基本上看到這個作者的作品(相關作品還 有花花俏記者等一堆亂七八糟的)都得藏起來不要讓小朋友看到,因 為 XX 場面頗多... 這部作品的男主角原來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滿 足於微薄的薪水和單調的生活,但是由於爸爸(媽媽?)給人家倒會 ,突然陷入了一百億元的債務之中,從此他開始了與生命的搏鬥。跟 惡女不同,這部作品黑暗多了,事情絕對不是靠著單純的笑臉可以解 決的。(阿... 當然我絕對不相信事情可以靠那根東西解決...)我 開出這本書,是覺得可以對照一下比較。 課長島耕作與政治最前線,基本上脫離了少年人的衝勁以及單純 的情與愛,而以一個稍長的年紀(或許帶點無力感),來敘述商界跟 政治界的奮鬥。對照惡女和上班女郎(現在想想好像名字該是「喔! 上班女郎?」)帶著少女漫畫的單純與天真,對照一百億之男的熱血 ... 這兩部作品的觀點也值得加入探討吧:-) 作者: lk其實 wind 所提的,也是我對漫畫不甚滿意的想法。不過後來我 仔細想一想,所有的漫畫,只要是勵志漫畫,不都是主角好「運」當 頭?而只要是愛情漫畫那主角就是霉「運」當頭? 勵志漫畫像一些球類運動漫畫啦!武俠科幻漫畫啦!主角總是意 外得到秘集,不然就是遇到高人、或是天外飛來一個念頭使他們化險 為夷。真是好運連連... 那愛情漫畫呢?一定就是男女主角中間莫名 其妙產生一些誤會,然後誤會又不能解釋、兩個人愛得辛苦死了、火 裡來水裡去的、,兩人真可謂霉運滔天!! 所以後來我就不用這個角度去看「惡女」,因為她不過跟其他的 漫畫一樣,是在建立一個神話故事,讓我們在其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於是我不再苛求它。 也就是這樣,所以我才跟炤華說,對於漫畫就當神話故事、或是 童話處理。不要用諾貝爾文學獎的審視角度去批判它。畢竟它有它的 讀者群(受眾)與市場要求。如果它有新意,那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把 那個特殊點抓出來,與大家分享。不然即使是日本宮其峻的動畫,不 也是經不起這些批辦? 作者: lk我很想談談「惡女」的個性分析,因為我覺得這是她另一個成功 本錢。(一個是體力)在她眼裡,沒有人是壞人。因為她是這種個性 ,所以很多在企業界、商場上勾心鬥角的老練者,有些是一開始就被 她這種個性吸引,有些是後來會被她這種個性所感化。(炤華有空能 幫我多舉些例子嗎?因為我想你正好在做惡女對話摘錄 ....) 像她處理白玫瑰社團那段、她遇到一個笑面虎的上司那段、他們 遇到商業間諜那段,後來有貴人相助,那個男扮女裝的貴人對田中有 段個性分析.... 我非常欣賞這種個性,而且我認為這是基督徒該有的、或者說該 學習的精神。我們一生中有很多機會與人共事、與人同工,而產生很 多衝突與糾紛。有的時候問題出在自己,有的時候問題出在別人。有 些時候有人當場按耐不下脾氣,或是真的理念、負擔不合,便使得共 事、同工關係破裂。當然如果當時個性夠成熟、圓融,智慧夠高,能 處理的好,是最好。但是通常是處理的不甚好。不過若是能在錯誤中 學習,於是我們下一場的同工關係、共事默契會比上一次改善的多。 然而有的時候,因著人生境遇,很有可能幾場共事關係下,我們又遇 到當初的那個我們非常感冒、受不了的人。那這時有沒有田中麻理玲 那種開闊的胸襟?那種「沒有人是壞人」的理念,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有她那種個性,會使得與舊仇人的新的共事關係有新的契機 !!而我們基督教的圈子就是那麼的小,更是容易又碰到老同工共事 。如果我們彼此都有田中的個性,在基督教的觀點中就是「相信上帝 會改變人」的理念,我想每一場與舊仇人新的共事機會,都是彼此化 干戈為玉帛的契機! 作者: qqqqq漫畫也好,小說或戲劇也好,往往都是靠「危機」或「衝突」來 發展的,點破「運氣」這一點,雖然比較接近現實,但好運的反面, 用在發展主要劇情上,往往比較具有悲劇或羅曼帝克的色彩。如果現 實中,「邪可能勝正」,「努力不必然成功」,在勵志漫畫或其他故 事裡也是「邪可能勝正」,「努力不必然成功」,那……就沒什麼意 思啦∼看漫畫小說往往是逃避現實的消遣娛樂,如果又逼著人去面對 現實的困境又無法有效解決,那也未免太殘忍了…:p 作者: Wind呵呵呵,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說他用得過度而不是他 「用」。總之,這些連載的漫畫有時一紅起來,就不得不陷入拖戲的 窠臼裡頭。武俠小說也是如此,金庸雖然精彩,但是若不是經過重新 的修整,也不會如此的紮實。 對不起,我不喜歡這樣的論調。漫畫一直被當作商業性的作品, 被當作是次級的文化,但是實際上,越來越多好的作品出現在大家的 眼前。沒有錯,他是有很多機緣與巧合在其中,但那又如何?「在冬 夜,一個旅人」不也是堆積了無數的巧合在其中? 只是大家習慣了用看待「兒童作品」或是「消遣」的心態去看待 動漫畫,因此動漫畫作品就被綁住了。 作者: janewu有人曾經問過麻理玲說你遇到最壞的人是怎麼樣的,她回答說: 「我覺得快壞人該死嗎?怎樣的壞人呢?我想不管怎樣的人,大家的 心都是一樣的,也有那種面惡心善,雖然外表可怕卻內心溫柔的人嘛 !對不起,我還沒碰過什麼壞人耶,等下次我碰到那種壞到最高點的 人時,我會仔細想想的。」 也因著她這種個性想法,一開始帶來兩種看法,一種人是感到吃 驚這樣的人而說:「工作很好玩,也很值得學習,可是無聊的鬥爭和 勾心鬥角也不少,不像她這麼沒神經的話,大概會作不下去吧!」; 另一種人則是一開始嗤之以鼻,甚至利用她、嘲笑她說:「有夠白痴 的女人,像隻笨猴子,不但好騙,又好利用。她在單相思,對一個素 昧平生的男子死心塌地的,而且人家還遠在美國。對那個男人的思念 是她生活的全部動力。」 當然就作者劇情的安排,這些討厭他的人後來還是都很喜歡她 ..... 這點似乎真的太理想化了,因為現實生活中,好像不太可能有 一種個性可以面面俱到,讓大家都喜歡吧! 另外,我倒是想到另一個曉君跟我討論過的問題,就是在紅樓夢 中,比較強調女子的「才」性。(這一點好像有點顛覆了中國人所謂 「女子無才便是德」?!)而從「惡女」看來,似乎比較強調「人和 」勝於「才性」。可以看到原本進江物產連分食物都以成績來排,對 人的看重似乎亦是以「才」;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日本真實文化的情形 。但感覺「惡女」所呈現的,似乎也是一種顛覆,顛覆企業以「才幹 」來取人,不知道能不能這樣來看其中的差別?! 作者: gospel我認為很多漫畫往往需要靠「運氣」來解決問題,有一個很重要 的原因,就是漫畫在文化功能上的定位,往往是呈現趨勢,而不是批 判趨勢。一旦功能定位在呈現,真實世界中所有最難解套的框架,就 勢必成為漫畫世界一樣無法解套的框架。運氣,就成為很重要的抒解 通路了。 舉例來說,「惡女」的趨勢文化框架,就是女子在社會上不可能 強勢。麻理玲討那麼多人喜歡,是因為她沒有違反那個框架。她從沒 有強出頭、她想出頭背後的原因是為了愛情,OK,這不違反日本的社 會文化趨勢。 但是必須出頭、卻又不強出頭,得怎麼作呢?麻理玲的運氣救了 她。 再來看「課長島耕作」。這漫畫呈現的趨勢文化框架是什麼?是 日本企業界的財團組織運作,人在其中,是不能背叛的。要生存,往 往得依附於財團下的派系。島耕作痛恨派系,他勢必得被淘汰。但是 他沒有,為什麼?是運氣。 但運氣仍有其脈理。是什麼呢?麻理玲的運氣多半來自男人。島 耕作的運氣來自女人。這些男男女女都團團圍在愛情之網裡。 於是我們看到類似武俠小說中的神雕俠侶,呈現出權勢武俠世界 、並在這世界中的權力鬥爭後,楊過與小龍女靠愛情,避世於外。 在無法掙脫的社會文化框架下,若拿「惡女」跟「課長島耕作 」相比,同樣把愛情視為解脫之道,惡女顯然厲害一點。 為什麼呢?因為麻理玲是因為個性的極其特別,凸顯自己的。她 善良,看人都從好處看,看事情都從達觀面想。她隨和,她對輕視鄙 夷等社會框架下的觀點無所謂,她坦然快樂的作她自己。於是連輕視 女人到極點的小野,都最終無法克制的愛上她。 可是島耕作的個性並沒有被突顯出來。 島耕作除了不愛捲入派系之外,感覺溫溫的,沒有明顯的鬥志與 企圖心(我指的不是狹隘的升官發財,而是一種旺盛的酷愛生命生活 的內在力量)。島耕作在這不明顯的刻畫底下,卻被強調出很強的性 能力、並被一堆女人沒有理由(至少作者沒有凸顯理由像麻理玲被凸 顯一樣)的愛上。 以性凸顯主角,使這整本漫畫變成完全的男性觀點、而且是膚淺 的男性觀點。島耕作除了性能力,感覺上沒有自我。 這再度呈現出漫畫其實是「呈現趨勢」而不是「反抗趨勢」的困 境。 的確在現代社會,當女性被賦以極不公平的社會地位與刻板印象 後,女性反而在生存中不管是被迫或自覺的,呈現更多更有彈性的風 貌。而男性,因為社會資源過於充裕,強者又是唯一的形象,當真的 形象貧乏之時,就拿性能力作為「自我形象」的面具。面具下,其實 是蒼白無力的。 島耕作莫名其妙被愛上,反而更凸顯一堆女人自我決定要愛上島 耕作,成為島耕作的救贖。這就是島耕作的「運氣」! 不曉得你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惡女」或「課長島耕作」裡 面,「銀座的女人」都扮演了一個很奇特的角色。有點像俠女,重義 氣,而且成掌握最重要的人脈、資料與內幕。 其實按理來說,銀座女人應當是交際花型態的女子,為何作者卻 將之變成社會邊緣的、卻有能力反轉大局的女子?這表現出什麼心態 呢? 我曾經分析,其實「惡女」與「課長島耕作」,都只是在呈現 社會文化,無力批判與諫言。作者們都已經匡下一個大財閥商業文化 的社會圖景,圖景中也匡出男人與女人。女人不能能幹、不能升官, 所以麻理玲以其大而化之和愛情的追求來凸顯特色。島耕作更慘,他 不肯加入派系的結果,就是凸顯其莫名其妙被一推女生愛來愛去,並 讓人驚訝的性能力來凸顯自身。 若劇情有翻轉,不會一成不變的讓主角微不足道,都需要透過「 運氣」。 其實喜歡看漫畫的人,若沒有注意到這點,恰好就在喜好劇情中 ,強化社會文化的框架,不知不覺被收編。 女人真的只能作麻理玲? 男人真的需要像鳥耕作一樣用性來證明自己? 這種商業文化是合理的?? 金庸同樣是「呈現社會文化」的通俗作家,但金庸敢用後一部作 品推翻他前一部作品,直到他自己的觀念走到極限,他無法再推翻民 族主義、男性霸權、與逍遙境界,這是他自身的極限。 我們也需要給慢畫家一點時間,看他敢不敢推翻自己被匡住的預 設。 我們更需要給自己一點挑戰。敢用不同的觀點來看社會文化框 架。漫畫除了好看與感動,還可以有別的看法。 作者: pharisee嗯!我提供一些日系企業的現象,給各位參考一下。日系企業多 半鼓勵員工「從一而終」,因此,如果一個人希望能持續的在一個組 織中生存,「人際關係的融洽」是不可或缺的。倒不見得「能力」不 重要,而是在企業中,因為分工愈形細密之時,具備整合能力者,就 愈形重要。而通常扮演這類角色者,不僅是能力要達一定水準(不見 得頂尖),更重要的是能調和鼎鼐,協調折衝不同部門之間的利益衝 突。在美系企業,經常性的以「空降部隊」方式,來進行組織及企業 功能重整。然而在日系或台系廠商,則通常避免以此方式,而是由高 階主管親自下海。除非,企業主本身需要的是「快刀斬亂麻」(例如 :精省作業),否則日系、臺系企業鮮少動用空降部隊,而這種空降 部隊,也必須背負重整中的人際關係的負面因素。因此,通常是階段 性任務完成後就走人。我是沒看過惡女不過,我就過去職場經驗來看 的話,「人際關係的融洽」極可能被列為能力評比的一種,而不是被 劃歸在「專業能力」之外了! | ||||||
設計製作:心靈小憩, 1998-2002 歡迎和我們聯絡:gospel@life.fhl.net | ||||||